電影像油畫一般美麗,羅賓總是那麼溫柔又智慧,在心靈捕手裡演的教授也是如此。

電影裡對天堂地獄的解釋我覺得很有深意。

天堂是你理想中的模樣,所以每個人到了天堂,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

地獄是由你的痛苦回憶構成的,因為過于痛苦,進了地獄的人甚至沒發現自己死了,也忘記了身邊人是誰,隻沉浸在反複咀嚼痛苦,回憶痛苦。其實這也同時适用于很多還活着的人,過于沉浸在痛苦中自我折磨,甚至無法前進。其實大部分情況是自己不願意原諒自己,放過自己。

最後的畫面,看似是回到了美麗的天堂裡,但我傾向于男主并沒有成功把女主帶回天堂,而是陪伴女主留在了地獄。

隻不過天堂地獄都是由自己腦中構建,有了男主對她痛苦的感同身受,她的痛苦被化解了,卻所以她雖然身處地獄,但潛意識裡構建出來是天堂的場景。

所以最後她說能不能一起在這裡呆着,男主卻鼓勵他們一起去投胎重新再來。更證明了他們其實是在地獄之中。

電影總是理想化,真實中的人是很難完全感同身受的,不但需要真情,最重要還需要技巧。但是技巧不是誰都能學會的。所以你看,那些感情騙子能讓你覺得他懂你,也是學了點心理學和真技術的。而沒有技巧的普通人的站在自己視角的感同身受,通常會弄巧成拙。哪怕飽含深情。

所以我從來不敢說自己能拯救别人,理解别人,我隻能輕輕的撫摸,就是我唯一能表達的善意了。

而且,即使是男主女主曾經還活着的時候,那個雙d日,他也曾經想過放棄總是沉浸在喪子之痛的女主的,女主甚至質問他,同樣是喪子為什麼他沒有和她一樣失控發瘋。(我不理解,大概是想他感受和她一樣的痛苦,可能類似于,領導壓榨我們加班,為什麼隻有我氣得要死,你怎麼不生氣??拜托,兩個人都發瘋,那日子還咋過)女主可能隻是想拉他和她一起瘋,心理上會舒服一點,可以共同承擔這痛苦。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被丢下了。

相對穩重理性的他,雖然知道她很痛苦,也陪伴了一個月,但是她仍然沉浸回憶裡,他無法真正感同身受她,感到很抱歉,但他救不了她,隻得忍痛選擇離開,放棄她,這倒也是人之長情,還好女主也真心愛他,願意自己從痛苦中走出來了。

這樣來說,其實男主救了她兩次。第一次無法感同身受,差點放棄,她也主動伸出了手,第二次因為了解了,經曆過了,所以無比堅定的陪她一起投身痛苦。得到兩個人的救贖。所以拯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被拯救人也得有自救意識。

ps:情情愛愛确實太難了,尤其是靈魂伴侶,那真得愛情專業讀博才能處理的高階課題。

ps:如果天堂真如電影裡所說,是由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構建而成,那我真想早點過去,我想看看我親愛的外公,我的舅媽,三姨,蔣奶奶,還有我之前的女主管,希望他們也有各自自己美好的場景,說不定他們在一起打麻将嘿嘿。那我的場景裡,可能充斥着變态兇殺案,二次元,日本建築,各種偵探,而我可能就變成了江戶川亂方????一想到還有點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