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甯第四個角色之甯遠舟

...
錦衣衛即視感。

劉詩詩很美,打戲精彩利落不拖泥帶水(是替身,手部特寫暴露了)尊上造型很驚豔,感覺純純仙女演個黑化魔女也是美炸了。但是脖子是怎麼了呢?落枕了??詩詩真的是内魚少有的氣質型美女,但是一直這麼闆着演戲真的很僵硬難受。
劉宇甯,哥妝造一般啊,六道堂堂主的衣服還闊以,錦衣衛的即視感,道服化不比女主好看,那咱們就看演技和劇本吧。
于十三顯眼包的存在,他在哪歡樂就在哪。哈哈哈哈哈哈
第五集,女主上來就要和男主生孩子,名字都取好了,任小船,看把甯哥吓的,這劇情颠啊,我隻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甯堂主還是很純情的,很多小細節很有意思,成年人對于感情的分析也很理智透徹,和十三聊天的時候說如意可以和她并肩作戰,長久以來習慣保護别人,在如意這第一次嘗到被保護的滋味,哪怕腹背受敵也讓甯遠舟格外安心。但是這人一輩子動心會有很多次,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動心都要付出行動,抛開如意是别國間客不談,她太神秘太陌生,未知數太多變數太大,如果甯遠舟就此歸隐說不定還會争取一下,但是現如今任重道遠,這些才是大事,至于如意,隻是一個過客,等交易完成,他們各自都有數不清的血債,還有可能會刀劍相向,既然如此,何必開始呢。但是大道理都明白,還是偷偷動心了吧。這種愛情觀還是很符合甯遠舟人設的,甯遠舟真正兼具了君子義氣和俠者風範的男主,負責而不攔責,正直而不迂腐,坦蕩而不粗狂,善良而不聖母,尊重女性,如意被三傻重傷甯遠舟相救,其實甯遠舟也應該明白做再多如意也不會再回使團,他沒有将錯就錯,忽視問題,他知道如意對大家的信任來的多不易,也心疼如意所受到的委屈,哪怕他做再多也于事無補的情況下他還是要解釋清楚并且耗費一身内力救下如意,看看一個成熟男人真正解決問題的魅力有多迷人。
當他拉着楊盈站在屋頂說天下說百姓談責任談興亡的時候,不僅是上價值的高光時刻,也同樣閃爍着這個人物的眼界與胸懷,他清楚世界的真相,卻用溫潤包裹鋒芒,他不僅有國家大義,也有君子坦蕩,在劉宇甯飾演的甯遠舟身上我看到了江湖俠氣,看到了兄弟義氣,也看到了少年初入情愛時的青澀懵懂,一個銀鞍白馬飒踏流星的俠客就這樣鮮活的站在我面前了。劉宇甯對角色的理解很透徹,他知世故而不世故,曆圓滑而彌天真,明現實而不勢力,善自嘲而不嘲人。這才是大道。



下面吐槽開始:

脖子落枕一直闆着不難受嗎?好看固然重要,但是這樣演戲符合角色符合人物嗎?吃棗吃糖的時候假吃,吻戲也是蜻蜓點水敷衍了事,我滴媽呀,沒有人說她做作嗎?看得我好難受,一到她這我就出戲,當年的龍葵也不是這樣試兒的啊。太影響體驗感了。

楊行遠那種皇帝讓他去死好嗎?因為他打了敗仗,還要拿着十萬兩黃金去救他,有這個必要嗎?甯遠舟為了給死去的兄弟正名就再搭上更多的兄弟,這個邏輯通嗎?帶不動的豬隊友,潛入塔逼他寫下雪冤诏罪己诏,然後就讓他去死,大家都輕松一點不是挺好的。
好,氣話歸氣話,真的在看到甯遠舟聽到楊盈說梧帝拒絕給天道戰死的忠魂寫雪冤诏。他擔心甯遠舟拿到雪冤诏後會放棄營救自己,導緻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梧帝不相信甯遠舟他們會真心救他。無奈,苦澀,寒心,雖然甯遠舟沒有過多台詞,但是從他的神情可以看出好多情感。演技真好。

錢昭突然的回馬槍還是符合邏輯的,畢竟雪冤诏到手,他要卸磨殺驢殺了楊行遠為死去的兄弟報仇我舉雙手贊成,但是隔壁豬隊友二皇子打開天門關放北磐人入關我是看呆了,歸根究底如意的鍋,當初因為他是皇後血脈所以沒有殺了他,現在好了,給天捅個窟窿,大家一起填坑吧。
錢昭的死有點苦情,元祿的死就更離譜了,藥沒帶夠,路上馬還跑死了,還有八十裡路用跑的,我理解是因為擔心于十三他們扛不住,但是是不是也要做好準備再出發,路上可以找六道堂分堂幫忙吧,或者找金沙幫示警也行呀。最崩潰的是在半路碰到甯遠舟和任如意了,結果因為一句元祿怎麼會在這呢就不當回事了,前面甯遠舟自己不是也說了錢昭辦事妥帖這麼久沒有消息一定是出事了麼?怎麼就看着像元祿而不去查證呢?這好了,元祿自己跑着送,消息是送到了,元祿沒了,李同光進宮還被軟禁,安帝還在立太子,這來來回回的時間是用元祿的命換的啊,大家都這麼漫不經心嗎?所以有必要為了趕時間搭上元祿嗎?為了博眼淚而死我不接受。
相比孫朗的死就自然很多,為了掩護于十三擒賊先擒王後背中數箭,這樣我是接受且理解的。于十三抱着孫朗的時候說的話也很自然,但是就是惹人淚下,他說你怎麼來這麼晚疼死我了。很自然的抱怨卻更觸動人心。于十三很絕望吧,他以為任如意死了,甯頭殉情,錢昭孫朗也死了,他想保下元祿,可是元祿也死了,難受ing

李同光什麼鬼,這麼關鍵的時候拿戒指刺暈如意,打傷甯遠舟就是為了和如意成婚??如果不是手下殺了安帝,這怕是沒完沒了了,這樣的皇帝早該殺了一了百了,磨磨唧唧到大結局還都不動手,急死我了。我本來很喜歡李同光的,這一下了好感度沒了,這麼關鍵的時候不殺了安帝自己掌權帶兵支援合縣,一心想着和師父結婚也是沒誰了,挂嘴上的家國大義呢?海晏河清呢?在你師父面前一毛錢不值是吧。而且經曆這麼多,怎麼也應該看明白了任如意眼裡心裡隻有甯遠舟啊。強制愛算怎麼回事啊,那邊還在打仗呢大哥,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我以為他知道安帝叛國以後會弄死安帝自己稱帝呢,畢竟他是公主血脈,且一直鋪墊他是面首之子,稱帝才能徹底擺脫,李同光不是一直期盼和平麼,當了皇帝不是才能解決根本…
甯遠舟教訓李同光的時候用腿壓在李同光肩膀上,這大長腿真好看。
(看看元祿死的多不值,拼命争取來的時間大家都在幹嘛??)
梧帝楊行遠沒有死在戰場卻死在自己親弟弟手上也是個笑話,傳位給丹陽王其實是目前最優解,半路殺出來的殘疾英王都有争帝位之心,但是奈何腦子不行,如意殺英王的時候倒是果斷,對安帝二皇子卻一直不動手,有點雙标哈~
其實甯遠舟更會帶兵打仗,但是為什麼他不指揮反而讓李同光上?李同光看到被俘的同胞決定兵分兩翼圍攻,甯遠舟一眼就明白本來人數就少,可能會包圍不成反被包圍,戰場上李同光心軟救屬下又搭上鄧灰,我都看不下去了,這哥們前期立的人設不是少年将軍嗎?這麼一直在範低級錯誤啊。怪不得李同光沒有稱帝,真是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當初活捉梧帝的不是他嗎?怎麼現在弱成這樣?
于十三救下初月,最後也是戰死,一語成谶應驗了他動心就會死,人還是不能亂說話,好的不靈壞的靈,呸呸呸~
甯遠舟再次失去一位好兄弟,想到昔日大家在雪裡打鬧嬉戲,悲痛萬分。
甯遠舟也死了,我要爆炸了。
來來來豬隊友又閃現了,不把大家作死不會罷休的。李同光留下信獨自去刺殺北磐狼主,甯遠舟去救,還一直給他上課,讓他擔當起來,承擔失敗,理智面對戰局。戰亂中甯遠舟留下斷後,最後是萬箭穿心而死的結局。為什麼啊………………..
如意刺殺北磐狼主成功,也因甯遠舟死了對世間再無留戀選擇葬身營帳。可以不死的但是如意主動殉情,這符合一直人設嗎?獨立女性為愛殉情???

昭節皇後的遺言更是個笑話,生個孩子别愛男人,我的天啊,自己兒子出賣自己,最後還敢賣國,她哪來的自信勸别人生個孩子啊?如意雖然是個殺人機器,但是無愛則剛強,無情則灑脫,這好了,戀愛談了,結果殉情了。
都死了,死完了。舒坦了。我要罵人了。
大結局最最惡心,還甯十三,任祿,有必要嗎?還兄妹倆,二胎都生了,殺人誅心好嗎?開局一堆人,結局一片墳,人都死了還扣那麼假那麼茂密的圖p他們策馬奔騰,這結局太爛了…
第一次見這麼強行be的,我整個人都不好。如果不是六道堂小分隊前期的貢獻,楊盈的成長,鄧灰的家國大義等,我真的給這劇差評。

完結,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