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看到新聞,國家大力打壓,補課課外補習班的新聞。

看到那個新聞後,我想起一部電影《起跑線》,雖然是一部印度電影,但這部電影的很多特征都符合當下的中國教育,甚至是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現象。

起跑線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就好比我們的人生是一場比賽,起跑線高的人也就會離終點更近,于是乎很多家長為了起跑線的更近,開始傾覆所有。嗯,學區房,補課班,早教課,這一類商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

似乎優秀的成績就好像決定了這個孩子的一生,會是工程師,醫生,科學家。而很少思考該如何教育出真正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醫生。


...


為什麼這一類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嚴峻了?似乎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問題。而身處教育制度下的我,似乎也在思考着,我發現,比如說補習班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低下。城鄉的教育資源下分布太過不均,比如在優秀的學校裡,其大部分進來的學生都是由城市裡的名校或者農村裡的重點高中所培養出來的,而大部分農村中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并不高,能得到的學習資源也比較落後。比如現在的父母和以前的父母都不太一樣了。家長越位,老師讓位,盲目幹涉、包辦教育。那麼真正的教育究竟是怎樣的呢?

這一切就讓我們嘗試着,在這部影片中找到答案。

影片講述了在傳統教育下,大多數人們對現實的教育情況,人們很少去思考教育的本質,而是一直在想着通過教育去讓自己的孩子實現富有。

“不能進入好的學校,就沒有好的工作,女兒的朋友就會超越她,她會孤單,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就會自棄”。這也是《起跑線》裡的一句台詞,似乎也确實是在訴說着現實,也是許多家長對普通學校的看法。很多人因為害怕貧窮,而企圖讓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而去改變命運。而現實是學習也确實是絕大部分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好走的一條路。

在這樣一種教育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們會因為現實情況而去加入這一類的教育,好讓自己的孩子們實現階級跨越。而在這樣一種高壓的教育情況下,必然也會出現對這種教育提出質疑及反對的人,當這一類人出現時,教育的本質也就被發現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幾千年前孔子說過的一段話,短短的十五個字,說盡了教育本質之一是以身作則,當他們要求孩子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在自己做不到的情況下,但是他們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


...


印度這幾年的優秀電影似乎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用喜劇的方式去觸碰思考社會問題及事情本質。

電影裡有許多喜劇片段,但是在這些喜劇片段的背後,卻是一系列的教育問題。為什麼上學的問題那麼困難,拉吉的妻子,為什麼那麼着急與讓自己的女兒去更好的學校,就為了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搬家,離開對于自己舒适的環境?為什麼教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就是失去了本質,而變成了生意?

電影的另一個譯名叫可憐天下父母,這個名字也是電影的故事一種講述。拉吉夫婦為了教育,不惜送錢送禮,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從豪宅搬到破屋,不惜從淑女變成潑婦,從富商變成窮工,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貧困生的入學名額。

關于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意思之一,其實也在那個居住過的貧民窟所表現出來過。大人可能很難适應這樣的環境,而他們的女兒是絲毫不介意,為什麼小孩子能夠非常輕易地融入到一個環境裡,而大人們卻很難接受呢?因為這裡的孩子們不會瞧不起她不會英語,不會嘲諷他穿的衣服破爛,也沒有人會排擠她。其實這也是孩子們的天性之一,那就是眼裡沒有貧富之分,沒有高低貴賤的看法。


...


電影裡有一位非常熱心腸的鄰居,名叫希亞姆,他們一家都非常的熱情,樂于助人。需要某在拉吉沒有工資的情況下将自己的工資分出一半給了他并告訴他,父親不能沒有錢回家。希亞姆的妻子教會拉吉的妻子怎樣在貧民窟裡生活,并将自己家的生活物資也分享了給了她。

後來當他們看到希亞姆的兒子所在的公立學校環境不好時,他們也作為回報的捐助了大量的物資,盡管當希亞姆發現真相時,對他們産生反感後,卻看見了孩子的笑容,讓他放棄了舉報拉吉。

但是在這裡西亞姆有這樣一段台詞。政客偷竊窮人的糧食,建築商偷竊窮人的土地,富人偷竊窮人孩子上學的權利。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窮人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能得到的良好的教育機會實在太少了。而這些機會大多數都被那些商人掠奪變換成了金錢。

看到希亞姆這樣的拉吉,内心深處觸動,他向校長提出,将自己女兒的名額換給希亞姆的兒子後,那位校長的行為讓他認識到了一件事,教育已經失去了他的本質,而淪為了一樁生意。

電影最後的高潮是公立學校的孩子們表演之後拉吉所說的一段話,這段話或許也說不定的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怎樣的,同樣的這部電影的諸多細節也在告知我們店教育的本質究竟應該是怎樣的。

教育應該教會孩子們知識,培育他們的品德。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應該學會樂于助人,教會孩子們誠實,知錯就改,以自身的諸多行為準則來教育孩子們,以身作則。

教育的本質是教會孩子們純真的感情,培養孩子們的天賦,發展他們的特長,而不是磨滅他們的天性,讓他們成為有錢人。

最後,我的公衆号是【南風古居】,如果你覺得我寫的不錯,那就花半分鐘的時間去微信搜一下,關注我吧!

作者:雜清

排版:南思

編輯:南思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