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生病了,離開潮濕且充滿煙霧的屋子去别人家住了兩宿,剛有好轉,我就跑出去得瑟了。實際上《乘船而去》我從開始到觀影前我都是沒什麼興趣的,而且生病難受我也不太想出門。電影是被朋友拉去看的,票其實也賣沒了,臨時收了一張。想了想我之前也沒看過啥路演,花普通的票錢看路演還挺好的。那晚下着大雨,實際上差點我就不想去了。

...

知道是唯美的文藝片,開始我還在用專業的視角去“觀摩”片子,去找細節,觀察技巧......

此前我是完全不知道片子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簡介都沒看一遍,直到我看到片中的老母親患了癌,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湧上心頭,是回憶的一擊,一切都那麼巧合類似。映後導演說劇情是根據心裡的想法和思路“胡編濫造”的,更讓我相信了在這樣的一個不适合出門的夜晚因為各種原因讓我看到了這部電影是有一定的天理存在的,有的時候我的确不是很相信生活中可以有那麼多巧合,也正是因為這種思想讓我沾上了一點“迷信”的思維。

後來,我就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分析片子了,因為大腦一直都在回憶和影片中間反複橫跳。以下是我的回憶: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但我的戶籍所在地由于曆史遺留原因是在浙江省餘姚市,我的爺爺是浙江人。從我記事起,我爺爺說話的口音就帶有一種強烈的南方口音,有的時候甚至聽不懂說的是什麼,要聽好幾次才能聽懂。家裡人除了我爺爺,全部說的都是标準的普通話(帶有東北口音)。所以當時映後有觀衆提問說為什麼片子裡的老奶奶說的是普通話而不是标準的方言,其他人則會說方言這件事的時候,我卻感覺恰好對應了我的人生,隻不過是普通話和方言的說話人群正好調了個個兒。哈爾濱的教育制度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是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那年我初三,也就是還有一年中考,是一個學習的關鍵階段。我爺爺有一陣身體突然不舒服,我爸就帶着我爺爺去看病,結果是患了胰腺癌晚期,幾乎沒有治愈可能。當時聽我爸我媽的說辭是爺爺得了很重的病,要和我爸去上海看醫生。片中的父母恰好也是這樣和女兒說的,而且也是去了上海給阿媽看病。電影裡阿媽剛剛确診是腫瘤的時候我還以為導演會拿出一套類似王子逸導演的《别告訴她》那樣的形式把病情和老人瞞過去。但事實上是和我家裡人一樣,除了我包括我爺爺在内的家庭成員都知道我爺爺的病情,隻有我被蒙在鼓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和手術,我爺爺切除了腫瘤,但也在身體内部留下了更大的隐患。腫瘤切除後我爸就帶着我爺爺回到了哈爾濱繼續治療。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爺爺的病是癌症。之前家裡有親戚得過乳腺癌,但是後來治好了現在生活也很棒。我認為爺爺的病一定也能好。的确,回到哈爾濱的幾天後病情的确好轉了一點。但沒過多久,就又惡化了。家裡人給我的解釋是胰腺癌之所以被稱為癌症之王是因為不僅對人體傷害最大且引起的并發症也很嚴重。當時為了做手術切除了部分的腸子,後來爺爺的死因是腸梗阻。爺爺去世前的前一周家裡人給我的學校打電話,讓我去醫院看病危的爺爺。我去了,當時爺爺還有意識,也認出了我。我不知道當時的那種感情應該如何描述,開心的是我趕上了爺爺還有意識的時候去看了爺爺,傷心的不用多說。即便我希望還可以回光返照,但事實上我心裡已然沒有了希望。聽我爸說爺爺說了好幾次想回到自己去醫院前的房子裡住。那是我記憶中爺爺奶奶一直住的房子,到現在奶奶還住在那裡,隻不過是一個人。我其實當時也贊同家裡人的做法,沒有讓爺爺回去,畢竟離開醫院,拔了管,剩下的時間就會縮短很長時間。但電影中的老人回了家,我看到的是一個開心的阿媽,在生命最後的幾天是歸根的。又突然很難受,想起我爺爺其實也想回家,但是我們還是讓他在醫院痛苦地續命了。其實我想如果我也有這麼一天,我也會做同樣的選擇,大多數人其實都會,戲劇化近年來的例子就有姚晨的《送我上青雲》。我想回到家,找到我最親愛的兄弟們,慢慢回顧我一生的美好瞬間,和家人朋友們相處最後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帶着開心的記憶乘船而去,傷心的記憶全部留在世間。“不開心,長生不老也沒用。開心,活幾天也足夠。”

爺爺去世在萬聖節的第二天,雖然萬聖節是西方的節日,但家裡人和親戚們還是堅持插管到第二天,一定要讓老人家堅持到淩晨。當時我并不知道爺爺已經将死了,但可能是感應到了什麼,我正寫着很蠢的數學作業,突然問我媽,我爺怎麼樣了。我媽沒瞞着我說了實情,理論上來講在我爺爺有意識的時候我已經完成了電影中意義上的最後一眼。但我還是要去,因為在真正的感情上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眼。最開始無論是我怎麼哭鬧我媽都不肯帶我去醫院,一個理由是陰氣太重了,這個理由我是尤其反感的,包括後來葬禮前我家人都不讓我去,理由也是陰氣太重了。我不迷信,我隻相信現世的感情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我更不想留下任何遺憾。當然,我固執,還是去了葬禮。第二個理由是讓我更加反感的學習作業。我一直也不明白為什麼作業和學習那麼重要,小學畢業後辦理組織一起去了帽兒山,正常是兩天的安排,結果第二天我爸媽執意要送我回市區上一節破英語課,那是我的遺憾,别的同學擁有的兩天告别時光,我隻擁有一天,有些同學,我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我仿佛丢失了一段無法找尋的記憶。這很蠢不是嗎!孰輕孰重?!後來我還是去了陰氣重的醫院。燈光很慘淡,照在我爺爺慘白的臉上。我沒害怕,在全都在掉眼淚的親戚中沒掉眼淚,顯得我格格不入。後來葬禮時我也一滴眼淚都沒掉,親戚說哭得越大聲越好,我覺得很蠢。

電影最後小光頭圓了自己的夢,那是奶奶一直支持的,隻有奶奶懂他。小時候我也有的時候“不懂事”,隻是有一點自己的主見罷了,家裡人卻不是很希望我有那些“愚蠢的”主見,隻有我爺爺奶奶會支持我,别聽他們的。爺爺一直都覺得我能上一所好學校,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後來我的确上了所好學校,學了我夢想的電影。片子裡的奶奶以一種幻影的形式出現在了小光頭的片場為他鼓掌,我也為自己欣慰了一下。

既然片子已經和我的經曆這麼相似了,我想現實中爺爺走了後也像片中的奶奶一樣開心,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光暈猶如油畫一般,乘船而去,一直是我的心結,我想以這種形式,至少讓我相信一回美好的願望。
所以《乘船而去》對于電影這門藝術來講到底好不好,我現在無權去評價,但我想滿分是我要給出的答案,我有什麼理由不給滿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