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包場」觀影系列——《臍帶》

導演:喬思雪

01. 觀影後感????

在電影院裡看的。因為排片非常少,有排片的影院也都坐落於偏遠的郊區,再加上是工作日,所以我看的這場全程隻有我一個人。

畫面與音樂都非常震撼。電影選用了很多大遠景、拉鏡頭,擴大了草原在銀幕上的空間感。而電影裡以女性為主、敬畏自然的鄂溫克民族、壯麗遼闊的草原和(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的蒙語,都成功地把我代入進了那種粗獷純真的原始自然裡。

(P.S. 導演本人便是出生成長在草原的鄂溫克族人)

02. 以下是「涉及劇情透露」的影評????

Spoiler alert ????

弟弟「阿魯斯」因為不滿哥哥對老年癡呆母親的照顧,因而把母親帶回了以前他們在草原居住的地方。又因為母親生病經常到處亂跑,所以選擇用繩子把母親捆住,以防她受傷走丟。

這是片名的來源,繩子象徵著「臍帶」,連接著母親與孩子,同時也是“孩子”和“母親”之間糾葛關係的外化。

繩子的一頭栓著一個女性的母親身份,另一頭拴著男主身為孩子的安全感。當我們的社會不斷地在強化女性作為「母親」的身份角色時,好像一個女性一旦成為了母親,她便從那刻開始,一輩子都得是一個「母親」了。所以阿魯斯一開始無法理解已患老年癡呆的母親想要回家的行為。他無法想像這個他視作「母親」的女人要離開他,要回她「自己的家」。孩子遺忘了「母親」在成為自己的母親之前,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有獨屬於自己的童年與青春記憶。

而電影裡那棵半生半死樹,似乎也象徵著母親的狀態變化。枯死的部分象徵著「母親」的身份,照應著現實裡媽媽的逐漸老去;茂盛的部分象徵著「女兒」的身份。母親作為「女兒」的記憶逐漸鮮活,而在現實裡,母親的行為因為生病變得像小孩子一樣,某種程度上的「返老還童」。

(其實仔細看電影裡還有很多象徵著電影標題「臍帶」的景觀,例如河流、大路…)

而當阿魯斯帶著母親不按照「路」開車時,我想他便已經逐漸坦然地接受母親的離去了。從一開始隻要母親安全不受傷,到最後放開母親讓她去尋找她自己的家,“孩子”也獨自完成了剪斷「臍帶」(與母親的連結)的過程。

(&. 個人最喜歡的鏡頭是母親的幻覺部分和最後母親的離去。兩處鏡頭移動非常驚艷。從開始的方塊窗戶到最後的藍色塑料洞,有一種時空穿越感。透過藍色的塑料窗,母親看到了一個跳舞的女人和爸爸媽媽(跳舞的女人應該是薩滿)。母親的爸爸媽媽站在那裡,好像一直在等待「母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