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說可圈可點的地方,隻有華麗的畫面了。除了描繪出唐朝當時的繁華與腐敗,以及市井、官場、戰場的千人千面,硬要冠之以任何的深刻立意,都無從寫起。

1.先說張小敬,口口聲聲要守護長安,守護親人,跑了四十多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該發生的事一件也沒能阻止,眼看所有的至親之人一個個死在面前。從十多集開始,就不知道他的主線任務到底是什麼了。尤其是聞染的死,渲染程度還不如魚腸,如果是想表達并不是重要人物,那為什麼把她放在這場龐大事故鬥争的漩渦中心?
2.龍波精心籌劃十年複仇,手底下一大幫能人,到最後是什麼樣的心理轉折,能夠讓他放棄殺皇帝,沖出門送死?劇中他對于聞染的安危,仿佛一點也不關心,一個女手下被人抓走了,都要血洗一波靜安司,而面對聞染失蹤以及後續的死亡,不管是情節還是情感處理的都過于潦草了。
3.李必在全劇裡,除了被徐賓的大數據當槍使,救出張小敬查案這件事以外,起了什麼關鍵作用?四十多集一直在跑來跑去,不是被下藥,就是被關,長安都要末日了,沒有一點緊迫感,還有時間熬藥救一個跟劇情推動完全不相幹的人,寫個藥方找人熬不行嗎?最後被放出來跟他救人也沒關系,反而是因為要查林九郎,就搞得同仇敵忾了,好生硬的理由。動不動就飙口頭禅“我能救你們”“我能阻止你們”,救了誰?連林九郎的罪證,還是靠一個需要吃瘋藥續命的八旬老人連夜查出來的。
4.王韫秀又蠢又作惡,一個智商低得沒下線的蠢女人,就這麼輕飄飄地秒殺了全劇兩大boss聞染和徐賓?
5.徐賓的戲份太少,以緻于揭示最終主謀的時候,劇情顯得站不住腳,觀衆不信,劇裡也沒人信,還需要他一遍遍大喊自證自己多聰明,這麼會算沒算出來别人不信他嗎?
6.陳參的人物成長線更是不可思議,前面還是個為了一匹馬狂怒殺人背詩的中二實心眼子,在牢裡關着隻要求有口吃的,莫名其妙就成了推理專家,搞到了全劇第二重要的犯罪線索,比任何一個主演都沉着穩定發揮,最後甚至給了一個洞察一切、飛鳥盡良弓藏的表情特寫。不太懂編劇塑造這些角色到底想表達什麼。

綜上,劇情生硬、拖沓,大而空,不知道這麼高的評分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