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劇播熱度很高,眼見着好評越來越多,作為T大這麼久以來的書粉,我是很開心看到T大的書被更多人知曉,但同時又有些矛盾,矛盾的是T大筆下的人物設定一直以來趨于小衆,可能并非很多人可以接受。
有人說,T大的書中,《熾道》是最适合影視化的,人物設定已經非常趨于主流,其次就是《打火機與公主裙》,其他的書在當前的審查環境下,可能很難被改編了。
插一句題外話,其實T大的《忍冬》和《有生之年》也是我的心頭好。
劇播了一段時間了,我也或多或少看到一些片段,書劇分離來看,也許劇綜合各方面并不失為一部好作品,我也完全理解受制于當前審查環境下,編劇對劇情、人物設定作出的修改。
但還是想說,作了這些修改,磨去了這些棱角,李峋和朱韻就再不是《打火機與公主裙》裡的李峋和朱韻了。
他們隻是《點燃我溫暖你》裡,另一個故事裡的李峋和朱韻,他們不再具有書裡的李峋和朱韻所具備的人物内核和靈魂魅力。
劇裡選擇磨掉的他們兩人身上的性格棱角,恰恰就是他們區分于其他角色最大的魅力與閃光點,劇裡的李峋和朱韻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和近兩年很多小甜劇的設定大差不差,萬變不離其宗,因為他們太柔和了,所以他們特立獨行的個性,不被世俗常人所認可的選擇,都失去了支點,也失去了自己本身的人物魅力與辨識度。
書裡的李峋沒有什麼曾經幸福過的童年,他有父親、有哥哥,卻對他非常不好,他來自農村,他的底是自卑的,但自尊心也非常強,對他好的媽媽在他年少時就早逝,臨死前要他做和他父親、哥哥不一樣的人,年幼的他能做的隻有染一頭黃發來證明自己的不同。李峋的原生家庭是構建李峋性格中的傲慢不羁與不合群,他所謂痞氣的由來。李峋毋庸置疑是不完美的,他有性格缺陷,也有很多不能稱之為是一個理想伴侶的缺點,但也正是他的這樣一種所謂叛逆、特立獨行、敢想敢做,不顧他人眼光的性格特點緻命地吸引了朱韻。
作為一個和朱韻一樣,有着高度控制欲母親,從小在嚴格家教環境下成長的衆人口中的“乖乖女”,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共情朱韻對李峋那種在很多人看來,愛得近似卑微、過于遷就的感情。朱韻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公主”之所以甘心成為李峋的騎士,守護他,就是因為朱韻在長久以來母親的壓抑和控制下,在長期為了适應父母的規訓,家庭環境所養成的乖巧面具人格下,隐藏的向往自由,勇敢,不顧他人看法就順着自己心意而為的野性、躁動的心。她面具帶了很久,已成為她人格中的一部分,所以她的乖巧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已經成為一種條件反射,但與此同時,越這樣,她就越向往自己做主,勇敢堅定奔赴自己心中所熱愛的人生,向往那個不一樣的自己,她對李峋的遷就、包容,其實是對另一個自己的投射的遷就包容。他們還有着共同的人生職業理想,就像朱韻自己說的,“我跟他,不僅僅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在李峋身邊的朱韻,才是最真實最自由的自己。
而朱韻對李峋的包容柔和,以及她本身的外柔卻内剛,堅毅果敢,也讓内心一直不安定的李峋找到了歸屬感和安全感。
朱韻表面溫柔乖巧,其實一直很堅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兩人之中,其實朱韻是更勇敢的那個人,所以她是騎士,守衛着她的國王,而李峋就像國王一樣,帶領朱韻找到了人生理想的方向。
這種在一步一步的了解、試探過程中産生的兩個靈魂的共鳴與同頻共振,讓朱韻明白,他們就是彼此的靈魂伴侶,所以朱韻愛得堅定,愛得勇敢無畏。
李峋是朱韻一生中唯一的、堅定奔赴的、絕不會後悔的、自己選擇的愛情與終身伴侶。
他們都是彼此生命裡的光,沒遇到對方前,也許這一生渾渾噩噩踽踽獨行于黑暗,遇見彼此,生命才有了不同。

相較于書中李峋與朱韻那種認定彼此,飛蛾撲火,孤注一擲的愛,劇裡的李峋和朱韻更傾向于男女大學生談了一場清新甜蜜的青澀初戀愛情,然後難以忘懷而已,失去了書裡刻骨銘心的重量。
李峋不完美,但這也正是T大作品的魅力,T大作品中的人物設定往往不讨所謂主流大衆喜歡,他們本就是少數人,但這樣就不配擁有愛嗎?
誰說人一定要完美才配被愛,我們生而為人,人生來本就不完美,我們或敏感、或自私、或狹隘、或暴躁,但有缺陷也值得被愛。
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大家越來越關注讨論人物設置完不完美,人物有沒有犯過錯,影視作品裡犯過錯的人不配作主角,也不配被愛。
劇裡的李峋有過快樂的童年,父親是貨車司機,沒有虐待過他,甚至他的打火機也是寄托了懷念父親溫暖的遺物,母親也還在,甚至母子相依為命,還需要他攢治病錢。這麼一個人物,如何要我去相信他會像書裡的李峋那樣叛逆、狂傲,不相信愛,對家庭沒有概念,無法被常人所喜歡和理解。因為遇到了朱韻才慢慢改變,有了牽絆、有了依靠、也有了家。
劇裡的李峋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自立自強自尊少年,他太常規了,失去了書裡李峋的與衆不同。

現在的劇中角色似乎一定要給一個人表現出來所謂的性格缺陷找一個借口,他是因為父親早逝、他是因為受過傷害、他是因為有過陰影,所以性格才這樣,似乎一定要證明這個人本身并非如此,所以才可以被愛、被接受。
可是不應該是這樣的啊,人,可以生而卑劣、脆弱,但依然可以渴望得到愛,也配得到愛。
書裡的李峋就是這樣,他确實不夠好,所以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朱韻喜歡他,這就夠了,李峋也不需要太多人喜歡,對他來說,有朱韻就夠了。
這就是我所向往的愛情,我們是彼此的唯一,我無法選擇别人,你無法被取代,就隻是你,隻有你,我們就是世上最契合的兩個靈魂。
我知你卑劣,我知你所有的不堪,我知你本就是這樣的人,但我依然愛你,愛是我們自己做的選擇,可,愛也沒有選擇,愛就是無法控制的緻命吸引。
最近時常會懷念過去的TVB劇,主角千人千面,一身罪惡的大反派依然可以成為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也依然會有人愛他,愛得甘之如饴。
就像《金枝欲孽》裡的玉瑩,她就是那樣功利潑辣的性格,又自私又蠢,可是孫白楊就是愛她。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藝術作品裡可以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人物與故事,我們無需證明自己本無瑕疵,隻是無意沾染了淤泥,還要出淤泥而不染,才值得被愛。
人本就是複雜的,世界上不存在白玉無瑕的人,我們也許有着各種各樣的缺點,但總會遇到那麼一個人,于千萬人中,你知道你們是同類,你們可以發現彼此身上的光,然後并肩同行于黑暗,照亮彼此,哪怕隻一瞬間。
我希望看到更多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