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終于明白為啥這部評價兩極分化這麼大了。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忽略了很多細節,隻大概看了劇情,第二遍看懂了細節。

有的人覺得它不好可能是因為大家隻是想看一個賀歲破案片兒,而這個片子現在的高度已經拔到人性,戰争,戰争對人和後代影響等一些深邃的又不易察覺或者說一般人不會思考的問題上面去了,它已經不是一部純粹的賀歲破案片兒了,它已經變成了一部每五句一個點,每十句就戳一個日本跟中國敏感帶以及每二十句就諷刺一下人性和最後希望世界和平和氣生财的,世界電影。

格局設定可能看起來很小,表達手法也是喜劇的誇張和諷刺,但表達的内容非常多,觀衆一時間眼花缭亂不知道到底應該get 到哪個點或者說有些觀衆根本沒有跟上節奏也沒懂這片兒想表達的東西。

所以看一遍隻能看個哈哈,因為内容太多,而且一般人進電影院看一遍也就夠了,他們就會憑借自己第一次的直觀感受來評價你的作品,并不會深究,而看懂的人自然也就啊了。

也許中國導演在内核拔高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是導演的問題,是觀衆的問題。

撥燈芯,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撥亮的,毛主席在井岡山撥了多少次燈芯才能把希望的星星點點變成燎原大火。

現在大部分觀衆的快樂趨于碎片化和短暫化,他們可能不願意去深度思考和感受,他們更喜歡直接的喜怒哀樂。你讓他哭了,有情感波動了,你就是好電影,而需要他們去深層感悟的他們往往會覺得,嗯,就那樣吧。

換句話就是,觀衆進電影院看你的賀歲破案片兒就是花錢圖一樂呵,并不想看你在電影裡拿刀戳日本隐瞞戰争曆史不承認那段曆史的某些人,觀衆也不想在你這個賀歲破案片兒裡體悟人性或者是看見自己的影子引發自省。

片子披着懸疑和喜劇的外衣,卻也走出了世界電影的感覺,環環相扣,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一個莫比烏斯環,也是一個支棱着尾巴的Q。期待唐探的更多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