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從最理性的角度來看,《因果報應》都是近十年懸疑片中top3的存在。如果說兩年前内地上映的《誤殺:瞞天記》教會了觀衆什麼是蒙太奇,那這部《因果報應》就是對蒙太奇和錯位的神級應用,不管是劇情、情感還是印度式打鬥都可圈可點,可以說一部新的top250正在冉冉升起。
電影的主要内容其實用一句話就能夠概括:一位父親為被侵害的女兒複仇的故事。但在劇情中,電影拆碎了所有了劇情,在電影的前一個小時同時塞入了前、中、後期的劇情,利用碎片化叙事和時間蒙太奇成功的讓觀衆既沒有弄清時間地點人物,也沒有辯明時間經過結果,對電影不明就裡。電影用後一個小時的時間先完善中期,再介紹起因,最後結局中加入神反轉,漂亮的為電影收尾,把前一個小時混沌的劇情幹脆利落的理清,讓觀衆好好的體驗了一把顱内高潮。
當然,向我這樣的推理迷可能在電影前一個小時就猜到了女兒被害、電影使用蒙太奇這些被隐藏的内容,但這部《因果報應》的魅力還不止于此。即使我猜出了近乎80%的劇情和原因,電影依然利用了我的慣性思維在電影結尾制造了兩個神反轉,為我已經脫敏的神經下了一劑猛藥。在近十年的電影中,隻有《無雙》利用它的羅生門手法為推理迷帶來了相似的效果。
在電影中曾經多次出現眼鏡蛇的形象,在男主僞造的故事中、在警察局的天花闆中。蛇的意象和年初上映的《周處除三害》裡的蛇大緻一樣,都是謊言、危險和狡猾的代名詞,但和《周處除三害》不同的是,在一部印度電影中蛇同樣是神聖的代名詞,出現在男主身邊而一直不攻擊他的蛇也是一種神谕的具象化表達。而蛇也在電影中忠實的履行了它的義務,出現的劇情和地點都是謊言的核心環節,導演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注重細節觀衆傳達自己的感受。
而電影結尾的兩個神反轉雖然利用的觀衆的慣性思維,但并非無迹可尋。處決第二個罪犯時,腐敗的警監突然反水,在電影一開始出場就初見端倪。在豪宅裡處理盜竊案時,這位警監對豪宅主人的收入提出了超越自己職權的質疑,以及對小偷的妻女提供了補助這兩點就可以看出,警監從來就不是一個貪财的腐敗警察,相反的擁有很強的正義感,但除了這兩個細節以外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電影都在向我們傳達“警察好吃懶做”的錯誤觀念,從結果導向來扭曲原因導向,成功的制造了誤區,也讓複仇來的更加酣暢淋漓。
而最後電影的結局神反轉更是神來之筆,女兒是前來報複的歹徒的女兒這個殘酷事實,同樣在電影的前期有過更加隐晦的暗示。在車禍的意外發生時,男主除了給小女孩買洋娃娃之外,還想遵從自己的想法,為妻子買一尊雕像,而重點就是這座雕像。它是一座生育女神抱着孩子的雕像,如果男主已經有了孩子,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買生育女神像。隻是在面對這個細節是,即使是注重細節的觀衆也隻會把雕像的意義理解為:男主手中的雕像摔碎和車禍同時發生,意味着男主的生活也就此破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不是觀衆的無能,而是《因果報應》電影技法的高超體現。
蒙太奇、錯位、慣性思維……《因果報應》中的懸疑片手法不僅多且每一個都足夠的高超和優秀,對這些方法的嵌套應用最終擾亂了絕大多數觀衆的判斷和推理能力,先将觀衆拖入迷茫的深淵,最後再憑借強大的整合能力幫助觀衆在整理劇情的同時,也體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複仇大戲。
當然,《因果報應》并不是沒有缺點的,它同樣沒有逃出印度電影的通病:人物塑造的相對不足。并不是說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的不好,但就像一個科科都考到95分的學生,隻有一門課得了80分一樣,你不能說80分不夠高,但顯然這個80分的課在任何時間都會成為一顆影響整體水平的毒瘤,而人物塑造相對于《因果報應》來說也是一樣。究其原因在于印度電影裡多少是帶一些“癫狂”的成分,這種不和諧音放在歌舞片中尚且還能被接受,畢竟大家也是來圖一樂,但是放在話題相對嚴肅的電影中,固然能起到活躍調動氣氛的作用,但同時過多的插科打诨一定會降低電影的嚴肅性,也就削弱了人物的高光和陰影。畢竟你有怎麼能确定,這個人物的高光和陰影中,不存在開玩笑、戲谑和諷刺的成分呢?
對于《因果報應》來說,這樣的問題确實也屬于瑕不掩瑜,畢竟哪怕是《三傻大鬧寶萊塢》都逃避不了的問題,也不能強求它去做出颠覆性的改變。而除此以外,可以說是一部沒有任何缺點的懸疑片,沒有獲得《無雙》的熱度隻能說是内地電影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