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沙丘part2》绝非单纯的科幻片,它的重点绝不仅仅是满足观众对外星冒险的期待。在看过本片后,最容易联想到的并不是《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而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宾虚》,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片中主要势力的塑造是让本片突出的一大原因。纵观目前的《沙丘》两部曲,权势滔天的三股势力贯穿始终,即厄崔迪家族、哈克南家族、帕迪沙皇帝。

在片中,厄崔迪家族经历了首部中的大扫荡,只有保罗、杰西卡和哥尼留在了厄拉科斯。对于这三人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与弗雷曼人联手,从而在恶劣环境和哈克南人的猎杀中生存,并寻求复仇。基于这点,我们来看看片中对三人的表现手法:

保罗原本一心复仇,却在朝夕相处中对弗雷曼人产生了感情。从认识沙丘,到与弗雷曼人并肩作战、与契尼相爱、驾驭沙虫,导演用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刻画了上述情节,让保罗与厄拉科斯融为一体,把从敬畏到珍惜的情感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杰西卡仍然笃信姐妹会的教条,想要不遗余力地把保罗推到权力制高点,成为魁萨茨·哈德拉克。借助姐妹会在厄拉科斯传播的预言,她成为了圣母,这更使她在弗雷曼人中畅行无阻、事半功倍,在片中她显得陌生而危险;哥尼成为了走私徒,对厄拉科斯的习俗完全是门外汉。对这三个人,维伦纽瓦运用了朴素而细腻的镜头语言,让他们与厄拉科斯相互了解、相互融入,情感基调时而激荡、时而轻柔、同时也有诙谐。借助平实的叙事手法,达成了相当可信的塑造。

...
这场戏过后保罗获得了伊巴德之眼

再来看一下对哈克南家族的塑造:视觉风格上,维伦纽瓦又一次把自己在《沙丘》系列坚持的单一色彩原则贯彻到了极致,不仅沙丘的色彩是单调的,桀迪主星的色调更是纯黑白的,最多还有点深蓝。三角形的斗兽场布满狂热的观众,镜头缓缓升起显露出形状规整的观礼台。粗野主义的建筑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像是伏地的巨人。工业化的整齐线条和金属质感让人轻易关联到远去的苏联。因此如果说厄拉科斯在本片中是个包容的家园的话,那桀迪主星就是疏离的死城。配乐亦有极为强烈的对比,比起用(自制)长笛声、女声吟唱和沉重鼓点所创造的沙漠呼吸般的厄拉科斯曲风,哈克南的一切配乐都像是通上了超负荷的电流,狰狞着、扭曲着,像是正在撕扯猎物的猛兽,配以猛烈而有节奏的鼓点,与画面所呈现出的苏联+罗马的特质共同营造了强烈的压迫感。嗜血好战、不近人情、心狠手辣、遍布权谋的哈克南势力,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
大蜘蛛般的建筑和肃穆的军队

皇帝势力虽然在Part1就以萨多卡的出场得到展现,但直到part2观众才见到皇帝真容。承担这部分塑造功能的主要是镜头。皇帝初临厄拉科斯与哈克南男爵会面时的第一个室内全景镜头想必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但它的出现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一个细节——皇帝在他自己星球(凯坦星)上的时候,观众只能看到特写近景和中景镜头,并从这些镜头中零星地获取凯坦星的信息,然而,相当有限。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这种景别的选取是有意而为的。在厄崔迪与哈克南两大家族的争斗中,皇帝看似把雷托·厄崔迪视为己出,实则出于维护自己权力的考量暗中组织对厄崔迪家族的屠杀,不显山露水、不轻举妄动、不轻易出面,是皇帝的主要特征。因此,特写镜头的作用便是保留皇帝的神秘感,让观众除了他的政治决定以外,无法获知任何有关他本人的信息,所以诸如整体皇家园林的景观、建筑的风格,以及一切能让人刺探到他为人的要素,全都必须要隐去;或者也有另一种可能,皇帝大势已去,他的谋略早已喂不饱自己的野心,以至于决策一经提出就遭到女儿和圣母的双重反驳。因此,在面对在自己之下的其他领主时还勉强存在的威严(亦即室内全景的压迫),在私下(亦即近乎无情的特写与虚焦)早已荡然无存,皇帝早已沦为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怀念过往辉煌的的老头。

...
长得像竖锯的皇帝大爷

接下来集中地夸一下本片的技术配置:

摄影:想不出能竞争奥斯卡的主。个人最喜欢初次作战、远景敢死队冲锋和结尾刀战。格雷格·弗莱瑟的画面总是兼具简洁、真实感和表现力。

特效:在如今好莱坞对特效行业的种种压制之下,本片的特效依然是绝对意义上的顶尖。包括但不限于制作难度极大的沙尘和皇帝的球形镜子飞船,以及各种能让人感受到用心的细节,如沙地爬虫运转时积在履带上部的灰尘和沙虫体表的纹路。

配乐:温柔、邪曲与神秘在曲中交错。奋起时恍惚雷霆万钧,静谧时能听到香料拂动。在汉斯的曲中,厄拉科斯是荒漠也是家园。主题曲谱得是真好。

音效:火箭弹划破空气击中扑翼飞机、小沙虫叫声、攻击香料基地前的暗号,足矣。

艺术指导:贡献了堪称年度名场面的菲德-罗萨斗兽场场景,创造了诡谲的哈克南烟花和巨大的工业建筑,弗雷曼壁画、地下城、皇位等等诸多环境设计让人拍案叫绝。

服装设计:决战后部分,女性角色全员挡脸,酷到没话说,每件都能直接当作名牌出售。

...
很邪典的气质

...
大铁链子

以上硬件配置统统好到让人没话说,基本可以提前一年锁定奥斯卡了。当然一切都归功于系列对原著和现实几乎偏执的忠诚,一切去奇观化,努力达到最可信、最具有现实基底的呈现。

接下来重点夸维伦纽瓦老师。N刷过《沙丘part1》的观众应该对那些先锋的剪辑点记忆犹新,而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沙丘part1》成为了一部很“炫技”的作品(当然不表贬义),这种“炫技”当然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创作者有责任要靠视听语言帮助观众带入故事。而到了《沙丘part2》,维伦纽瓦舍弃了各种炫技,除了更加丰富的环境设计外,他在配乐、剪辑、导演技法上都在做减法。同时,叙事手法也更加趋于复古,不强调节奏的紧凑、视点切换的丝滑,而是强化段落性和独立性,不去设置调节性、解释性的串场,而是让每一场戏都得到充分刻画。因此,本片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不友好的,但单看每场戏,都会感受到其应有的分量。片中最炫酷的戏分,大概就是沙虫俯冲和一看就很难拍的长镜头肉搏吧,但即使是这些看似大有可“炫”的场景当中,维伦纽瓦也是克制的,为了说故事,他不断在场面上退让,在作者性上自我隐身。但他依然相信自己创造的沙丘世界已经是力所能及的最高点,因此,他拒绝因商业化而让步。现在的成片,便是维伦纽瓦同时与商业性和作者性博弈的产物。《沙丘part1》在宣传时被称为“大银幕情书”,是强调那些极致的电影体验;而褪去奇观、克制创作者自我显影的《沙丘part2》则是完全在引领观众靠近那个复杂世界里的爱恨情仇。

...
这两位承包了绝大部分的戏剧张力

在所有能拿到中高预算的导演中,维伦纽瓦是最清楚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来还原故事全貌的。他在最谦卑地让自己服务故事的前提下,再以最独特的姿态把自己的理解注入到影片的方方面面。由此,他拍出了一部又一部作者风商业片。“作者”和“商业”的平衡到底多难把握,看看如今脱节的商业片/文艺片市场便知。过于商业,则泯然众人,看过即忘;过于作者,则受众过小,难以出圈。去年比较成功的有个魏书钧,而维伦纽瓦从《囚徒》开始,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十年。或许对比诺兰,牛蛙的这十年并不长也并不闪耀;但他不断适应、不断改变,永远尝试新事物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也欣慰地看到,牛蛙在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他,理解他的风格,更理解他的执著。他绝没有活在诺兰、卡梅隆这类技术大佬的阴影之下,而是一直不断地求新求变,试图找到一条新的道路。从这种方面来看,牛蛙确实给了我莫大的力量。

永远期待《与拉玛相会》《沙丘part3》《克丽奥佩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