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奈烏斯·龐培(拉丁語:Gnaeus Pompeius Magnus;全名Gnaeus Pompeius Gnaeī fīlius Sextī nepōs Magnus,前106年9月29日—前48年9月28日),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家。勇悍善戰,兇殘嗜殺,于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第四任妻子尤麗亞為凱撒之女。他在羅馬由共和國過渡為帝國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早年是羅馬将軍、獨裁官蘇拉的支持者。他後來與尤裡烏斯·凱撒成為政治盟友,但兩人最終成為敵人。

生平

龐培出身于元老貴族家庭,年輕時就加入了軍隊。在蘇拉内戰中,龐培作為指揮官追随蘇拉,因此獲得了名望。龐培年輕時的軍功使他直接獲得了羅馬執政官的地位(而不是按照傳統的羅馬晉升體系)。他一共三次擔任執政官(公元前70、55、52年)。他參與過三次羅馬凱旋儀式。他曾在塞多留戰争、斯巴達克斯起義、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争,以及許多其他戰争中擔任指揮官。龐培早年的成功使他獲得了“偉大者”的稱号(正如同他少年時代的偶像亞曆山大那樣),龐培的反對者則因為他的冷酷無情而送給他“年輕的屠夫”的稱号。

在公元前7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爆發了著名的斯巴達克斯起義,一群以斯巴達克斯為首的奴隸為了争取自由和反對暴政便集體起義。當時克拉蘇奉命敉平叛亂,成功消滅起義軍主力,又對殘餘的奴隸勸降。龐培趕到時,見功勞全都落在克拉蘇手中,深心不忿,便把五千多名殘餘奴隸捉來,不分男女老幼,把他們每隔十步便釘在一個十字架上,令他們活活淌血而死。

四年後,龐培率軍終結了希臘塞琉古帝國和使猶太人的哈斯蒙尼王朝成為羅馬附屬國,權力到達頂峰。

公元前60年,龐培與克拉蘇、凱撒結成了前三頭同盟,龐培娶了凱撒的女兒尤利娅以穩固兩者的關系。在尤利娅(前54年)和克拉蘇(前53年)相繼去世後,龐培轉而加入了羅馬元老院“貴人派”的陣營,龐培和凱撒因此展開了關于羅馬領導權的競争,并最終引發了凱撒内戰。龐培在公元前48年的法薩盧斯戰役中被徹底擊敗。他逃到托勒密埃及尋求庇護。

前48年秋季,龐培在凱撒軍的追擊下來到了亞曆山大外海。

前48年9月28日,龐培覺得事情有異。托勒密迎接的場面既不隆重,還有點肅殺,岸上滿是士兵,加上托勒密還派出艦隊像是監視龐培般。龐培自知無法逃脫,隻得乘着對方安排的一艘小船,準備要登上埃及的海岸。然而迎接他的托勒密軍官在龐培一上岸,就殺了龐培并砍下他的頭,動手的軍官中還有龐培的老部下。托勒密顧命大臣阿基拉斯(Achillas)和盧基烏斯·塞普提米烏斯(Lucius Septimius)動手殺了龐培。

龐培的妻子和孩子在海上看到這件慘案,連忙揚帆逃走,這天剛好也是龐培58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