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失望,不知是不是題材不合适的原因,還隻是單純的因為脫離了畢導擅長的同學情誼這個題材,這個故事講的尤為糟糕,不管有沒有第二季。

首先必須要明确一點,對于電影也好,電視劇也罷,導演才是真正的靈魂——演員演技的調教,鏡頭語言的調度,劇本的臨時性合理性的修改,劇情進度的剪輯情緒和把握。這些都是導演需要掌控的。而在這部劇裡,我看不到一點點導演的存在感,無論是劇情的發展還是角色演技的發揮,都好像是一個剛畢業的普通影視專業生的作品。難以想象,這是我曾經那麼喜愛的《再見金華站》《我要進前十》《騰空的日子》《一起同過窗》等一系列優秀同窗情誼作品的導演,這真的不是在砸自己的招牌嗎?這也能算得上是五年潛心之作?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啊你這說的太寬泛了,一看就是黑子,就是在純噴。那我就來詳細說一說。

第一點,也是我一直以來诟病的一點:幹淨。太幹淨了,無論是布景,還是演員的妝容,甚至是道具的擺設,就像是一出并不專業的舞台劇,很容易讓人出戲。這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如意賭坊門口的那個乞丐,他的臉白淨的快趕上街上的人了,他手裡的碗也是除了破沒别的問題,這根本不像是一個乞丐,至少是劇情設定上的乞丐。當然,你可能會說,這就是一個類情景喜劇,根本沒必要這麼細緻,那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武林外傳》呢?還記得裡面的“小米”嗎?那才是真正的乞丐妝。

而幹淨也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生硬。劇中的所有人物(除三四五三人以外),都像是rpg遊戲裡的NPC,你來,我才動,你不來,我便一動不動,或是做些毫無意義的動作。這不像是座城,而是一座雕像館,除了主角三人,其他人沒有自己的事情做,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成長,幾個月甚至小半年的這一季下來,他們沒有任何改變,甚至連衣服也沒有變化,就好像都是死人。

當然,至于其他的像幾位主演那風也吹不動的劉海,畫上去一樣的劍傷,都不過是這個問題下微不足道的一點。

緊接着便來到了演技問題,當然,我們不應該苛責作為一部網劇以及隻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演技,畢竟在我這裡,網劇就意味着水準的極大下降和評判标準的寬松。但我還是不甘心,因為導演是畢鑫業啊,他之前的作品也是網劇啊,為什麼劇中的演技就那麼自然,那麼真誠呢?難道他被奪舍了嗎?(笑)

在追劇時,每當我看到有煽情片段的時候,便會皺着眉頭跳過,并非不喜歡煽情,而是鏡頭語言的使用,剪輯情緒的把握以及演員的演技實在是撐不起所謂的煽情。先不論一起煽情便進BGM這種偷懶的操作,就單說演員的演技。當然,演員都是新人,都是年輕人,可以理解。但沒有必要這麼差勁。作為主角的三人組,在24集裡有無數次泛紅眼眶,掉下眼淚的時刻,但這無數次的原因絕不是一樣的,所以你們的苦,傳遞給觀衆的感情絕不是一樣的,更遑論,你家哭戲就隻是掉眼淚?你的表情呢?你的紅眼珠呢?每一次都隻是木着臉在那裡掉淚,最多偶爾會有一兩次,紅下眼眶,初出茅廬的劉浩存都比你們演得好。我甚至都快懷疑你們的臉是不是假的了。

當然,在這裡批評演員的表現并不是為了批評演員,畢竟正如我前面所說,導演才是靈魂。老導演帶新人屢見不鮮,但調教不好新人,才是導演的問題,這說明了導演功力的差勁。所以,“三四五”三人演技不行這個罪過,我還是要歸結到畢導身上。

算了,太多太長了,不寫了。還是寫一寫為什麼我說導演有野心吧。從剛開始三七道和他們的行為宗旨浮出水面的時候,我就猜到了,這部劇的母題——義警與公權力的辯證關系。這是個被翻來翻去讨論了無數遍的問題。經典的如DC漫畫中比比皆是,各種解決措施,各種論點站位都已經被大家讨論過了。

而畢導還是選擇了這個母題,并将其放到了武俠背景下,我其實還是很驚喜的,畢竟國内這方面的讨論還是比較少的,然而,現實給了我重重一擊,我沒想到但就這季來看,畢導完全沒想着讨論,而是打算一棍子打死——義警就是有問題,我們應該訴諸于公權力。那你這……我隻能說,有野心,但不多,尤其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