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發現《鱿魚遊戲2》都已經上映,而大逃殺模式的開創者《大逃殺》到現在也尚未接觸,索性趁着還有精力和時間,趕緊尋來一看。電影從剛開始就鋪墊了青年們什麼都不幹浪費青春的前提,而随後部隊的出現也在歡樂的畢業旅行氛圍中注入了一絲不安,從此便開始了大逃殺的故事。
故事劇情也不在此贅述,電影中學生們在面對着生存威脅時所展現出的人性的弱點都是電影值得稱道的地方,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背棄朋友,有人選擇互幫互助,也有人選擇屠淨一切,這都是生存威脅下所展現的人性。倘若僅僅展現這些也并不足以讓《大逃殺》影史留名,畢竟文學巨著《蠅王》在前,荒島生存下的人性故事也沒那麼罕見,當電影中北野說的“競争淘汰,然後成長為大人”,以及某個學生說的“活下去,然後考上大學”等一系列台詞不留意的透露出了導演真實的想法。這不由的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北野身份是位老師?為什麼主角團是中學生?為什麼發生地是一座小島?為什麼有軍隊駐紮?而這一系列的問題不由的讓我将這個淘沙場和殘酷的學生淘汰制度聯系起來,電影中學生們看似殘酷的厮殺行為,在場外那些無硝煙的“戰争”中也在上演着,學生的淘汰亦代表着被不同的考試,不同階段所淘汰,在經過殘酷的競争後僅有少部分年輕人能夠在這場生存鬥争中存活下來。而桐山和雄和川田吾章兩個角色頗有意思,作為“留級生”,從出生便含着金湯匙(有着強力的武器),而承受了槍擊等傷害也并不緻死,像極了現實生活中家境優渥的同學,雖然并不一定那麼努力,但家庭的容錯允許他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生存空間,而這場競争本就不是一場公平的競争。
在氛圍塑造上,導演應用了大量的進行曲如:《拉德斯基進行曲》等在學校中經常出現的配樂,将觀衆帶入到了學校之中,同樣也加強了魔幻劇情和現實學校的聯系,大量的血漿和突然的暴斃,也讓電影具備了一絲驚悚電影的氛圍。電影逃殺模式無疑是具備開創性的,除此以外,從電影進入到br法介紹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介紹視頻和脖子上的爆炸裝置一定程度上被溫子仁導演的《電鋸驚魂》所借鑒,而這也是電影優秀的體現。
個人評分:8.42分,優秀的逃殺開創者,看似逃殺,實際是對社會制度一場暴戾的控訴。
一場對于社會制度的暴戾的控訴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标題是本片電影宣傳的原畫話,而電影上映後直接變成了“俠之大者,讓座于民”微博上的黑料是我接觸到這部電影的最初的印象,春節期間外出旅遊也未得空閑去電影院觀看電影,不由的讓人好奇電影究竟拍成了什麼樣,直到今天電影上線流媒體才抽空一窺究竟 ...
親情就是一種親密和疏遠的不斷輪回
本周的日本電影選取的是是枝裕和導演的《步履不停》,是枝裕和導演是我認為對于亞洲親情關系解析最為透徹的導演,從早期的《無人知曉》中的無家長式的家庭關系到《小偷家族》中無血緣的家庭關系,是枝裕和導演在家庭這個話題上一直在持續的探讨,而《 ...
文藝片的教科書
從《四百擊》到《精疲力盡》,近期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電影讓我頗具驚喜,最近計劃每周至少找部新浪潮電影作為本周電影的候補,恰逢上周在b站尋找《壞血》中的奔跑畫面時,看到了《戲夢巴黎》與《法外之徒》中盧浮宮的奔跑畫面,不由讓我心生好奇,于是 ...
目光所及皆是光亮,身處之境卻是黑暗
今日在尋覓片單時忽然發覺本屆戛納飽受好評的電影《想象之光》還未曾接觸,因本人對印度電影的了解甚微,且之前所接觸的印度電影大多和阿米爾汗相關的印度商業電影,所以本能将本片帶上了印度商業片的标簽一直擱置至今。今日補片時終于騰出精力觀看本 ...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
作為奧斯卡經典電影,前段時間突然想找找皮特年輕時的電影看看,便尋來了《燃情歲月》。電影圍繞着家族的三個兄弟和蘇姗娜之間的故事展開,電影圍繞着蘇珊娜和家族三兄弟之間的故事,蘇珊娜是老三的未婚妻,卻愛上了老二,而老大對蘇珊娜也傾心已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