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反映法國LGBT群體權利變化的曆史劇集,這是一部講述一位同志從青年到中年身邊所發生之事的劇情劇集,這是一部提醒所有LGBT群體歧視依舊存在、鬥争不會停止的現實劇集,這就是《驕傲》,一個值得感動亦值得思考的故事。
1981年:改變開始發生1981年,左派領導人弗朗索瓦·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距離同性戀關系同意年齡降至15歲和異性戀關系同意年齡相同還有1年。(1942年,法國維希政府在《刑法》中引入了一項歧視性法律,将同性戀關系的同意年齡調至21歲,異性戀關系的同意年齡調至15歲。1974年,同性戀關系的同意年齡降至18歲,但仍高于異性戀關系的同意年齡。這項法律一直生效到1982年8月4日,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廢除了該法律,将同性戀關系的同意年齡調至15歲。)

這一年,維克多即将18歲。這個正值青春的少年發現了自己對同性産生的吸引之情,也開始嘗試與和自己相同的人體驗性的滋味。這原本是一個自我探索與認同的過程,卻因為維克多父親的發現而被迫中止。本和父母和睦相處的維克多,為了暫時維持家庭關系,不得不在父母面前隐藏真實的自己,直到他遇見了塞爾日,一位在LGBT組織工作的人。

“-你不想讓社會認可真正的你嗎?-我不在意。”這是維克多第二次和塞爾日相見時兩人的對話。維克多不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表露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哪怕僅僅是和男生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一起走在大街上,因為他認為他們身處的社會遠沒有如此包容。不過塞爾日對他說了一句很真實的話:總有一天,你不得不袒露真實的自我。
紙終究包不住火,在第一次發現維克多和男生接吻之後,維克多的父親就開始留心維克多的行動。在一次又一次發現維克多是同性戀的迹象時,維克多的父親和維克多的關系因為彼此的不同觀念而漸漸産生隔閡,維克多也終于向父母袒露了自己的真實心聲,他在塞爾日和自己的家庭間做出了第一次選擇,留在家裡。但留在家裡一切并沒有變化也沒有好轉,維克多在這些日子裡并不快樂,于是在他18歲成年之際,他不顧一切,在塞爾日和自己的家庭間做出了第二次選擇,隻為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


這一年,維克多35歲。在和塞爾日一起生活的第17個年頭,他們第一次迎來了可以在法律層面上一定程度承認彼此關系的機會。但他們在平日和他人的相處中也依舊發現,自己想争取的和其他人一樣的平等權利仍然沒有實現,甚至在有的人眼中依舊是天方夜譚。

“-你們是在争取一種權利,來讓你們與衆不同。-我們雖然與衆不同,但不能就此否認我們本應享有的平等權利。”這是維克多在和父親談論收養問題時彼此的對話。對于維克多的父親而言,他不理解為什麼同性伴侶可以撫養孩子,哪怕他并沒有深究過他們是否有能力撫養好孩子,他以社會廣泛存在的偏見和歧視為緣由指責他們會給撫養的孩子帶來傷害,哪怕他們已經承受了一輩子的偏見和歧視,哪怕錯的明明是他人狹隘的偏見和歧視,他僅僅因為他們是同性伴侶為由而下出定論——他們不該撫養孩子。

維克多父親的觀點其實是當時整個社會主流思想的縮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無知且錯誤觀點,隐性歧視才依舊在社會蔓延,在收養孩子、遺産繼承、醫療保障等方面顯現出來。原本看似平等的權利對于LGBT群體而言依舊是一種奢侈,哪怕他們隻是想要和其他人一樣,擁有别人已經擁有的東西。
2013年:這是一場永無休止的鬥争2013年5月17日,在已經經過法國參議兩院的投票通過後,同性婚姻法案通過了法律層面的最後一步裁定審核。同日,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簽署了該法案,同性婚姻在法國正式生效。

這一年,維克多49歲。在他和塞爾日一起生活的第31個年頭,他們第一次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結婚機會,兩人共同撫養的孩子也轉眼間成為了小夥子。伴随着新一代人的成長,舊時代社會遺留下來的偏見和歧視依舊沒有消除,他們的孩子叠戈在學校裡仍然時不時會受到一些同學的嘲笑和謾罵,即使學校的老師強調學校不允許同學發表歧視性言論,但這依然于事無補。叠戈也在自己和兩位父親的經曆中逐漸明白,依舊要靠自己争取平等權利和反歧視。

相比于叠戈在學校的遭遇,維克多在前往同志遊行時的遭遇更應得到關注和警醒。雖然同性婚姻已經在法國得到認可,但社會的歧視和偏見反而愈來愈演化得更為偏激。近年來,針對LGBT群體的暴力攻擊呈現出逐年上升态勢,僅僅是在街上牽手,或者走過同志酒吧,都有可能成為恐同分子暴力攻擊的目标,一些受害者甚至因此喪生。但這些恐同分子的暴力行徑不會阻擋每個人自由去愛,自由去生活的步伐,維克多和叠戈在這場襲擊之後也依舊會前往LGBT組織參加活動,維克多依舊會向其他人表達自己的愛意,因為他們都曾經在黑暗中生活過,所以他們不會再懼怕這些歧視和威脅,他們會繼續以真實的自己驕傲地生活着。

《驕傲》這部劇集用短短三集的篇幅展現了法國32年間的社會變化,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走在真正做自己的道路上時的艱辛與不易。從藏于黑暗到被看見,從不法之徒到結婚伴侶,改變正在發生,但偏見和歧視一刻都沒有從社會中消失。沒有憑空得來的權利,沒有觸手可得的自由,這是一場不會停止的鬥争,我們追求平等,我們不懼偏見,我們胸懷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