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自己内在過于自洽,我差一點就要和很多人一樣吐槽這部電影是不是邏輯有問題。明明說好的you are one,怎麼變成了兩個意識,還互掐起來了。但随着劇情推進,我一瞬間明白了主創的用意,其實邏輯沒問題。就像那個該節制飲食卻吃出三高的你;就像那個不想社交卻出于種種原因委曲求全的你;就像那個為掩蓋一個錯誤而錯上加錯直至無法挽回的你。再然後,你越來越讨厭這樣的自己,可能就會人格分裂出另一個自己,如果新的你(次人格)可以保護好你(主人格),那就就相安無事,如果主人格和次人格有矛盾,還得分裂出下一個你。

反對者們之所以大呼受不了,是否因為電影對青春肉體的着墨太多,給人一種男凝的不适感?或者是血腥太多,給人一種嘩衆取寵的惡趣味?但我卻覺得這一切都可以接受,因為主創可能就是想用一種激烈的方式喚醒人們對某種“習以為常”的清醒意識。隻是這一切被電影放大了,扭曲了,解構了而已~

其實我觀影的時候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群體對這部電影能産生強烈的共鳴?!想想可能真的沒有,哈哈,這是一部吃力不讨好的電影(好在戛納喜歡)。不要因為豆瓣7.6的分數就以為大家喜歡它且看懂了電影的主題(當然我在這裡傲慢的認為自己看懂了主創想表達的深刻含義)。其實很多人打高分,是因為獵奇心理,因為青春肉體,因為戛納說它好借機跟風裝個B。但這部電影真正想要喚醒的那群人,可能不會認為這是拍給ta們的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diss老白男,不是鼓勵雌競,更不是厭女。那究竟是什麼呢?電影中一直重複的那句:YOU ARE ONE。其實不論男人女人,所有的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裡,是别人的眼光塑造了我們自己。如果衰老成為一種潮流,大家會不會去打“衰老針”?事實上,伊麗莎白差一點就突破那個“年輕是唯一魅力”的界限了,因為老同學對"年老色衰”的她投射了熱情的目光。但伊麗莎白太貪心,她才不滿足隻擁有了一個追随者,她想要5000萬人,甚至是全世界的愛,為了這個毫無意義的目标毀了自己。我是不是還沒說清,電影真正想喚醒的是每個人對自己這個唯一的統一的整體的愛和認可啊~台下觀衆喊得再熱血沸騰他們愛的也不是真正的你,老闆給你的薪水再高也超不過他從你身上獲得的回報更高,所以,什麼幾千萬人都愛你,公司需要你,世界需要你,根本沒那回事,隻有你自己才是真正需要你、了解你、愛着你的人。

别問我怎麼知道這部電影無法喚醒她想喚醒的那群人,因為我認識一個年過四十無法接受自己衰老常常打針微調穿着短裙走起路來屁股一扭一扭的“少女”,她說這部電影有點垃圾。

P.S.瑪格麗特雖然青春活力,但我更喜歡黛米摩爾呈現出的衰老與精湛演技并存的成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