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年度最佳了。

有笑點,有淚點。還有精神内核。而且這精神内核并不是虛脫的道德指引,而是最真實的觸摸自己,定義自己,實現自己。

當代人對《西遊記》已經達成了共識,即取經這件事是高桌政治的産物。自然就不是幾個底層小妖精能夠觸及的。可小妖精們也在訴說取經這件事的本質:管你們什麼設定,取經就是降妖除魔普度佛法造福人間。

我,就是要追求這個本質。

既然能定義“我的追求”,那麼是取真經還是打妖精,又有什麼區别呢?

電影唯一比較混亂的内核就是,從“長生不老”到“降妖除魔”的追求轉變。但也不算是太混亂,畢竟,孫悟空不也是這麼轉變過來的麼?

就好像我們,我們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賺錢麼?

但,我們辛苦賺錢的同時,也真的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所以,兩個完全相悖的結論,确實能共同作用在一件事情上。

小豬妖一開始就是為了長生不老。後來迫不得已西天取經,還是為了長生不老。隻是他們在追尋目标的過程中,觸及到了尖銳的靈魂問題,那就是功利目的下的善良與邪惡的糾纏、正義與罪惡的對抗。

事不關己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扛着善良與正義的旗幟對社會針鋒相對。但任何事物一旦和自己挂鈎之後,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準則失去判斷。

就好像小豬妖為了長生不老這個目标,失去了行為準則,他他甚至要幫助黃眉怪吃小孩。但沒有堅定的目标感的黃鼠狼和大猩猩就認定這件事違反了自己的心靈意識以及行為準則。他倆不從,大猩猩凜然赴死,黃鼠狼獨自逃脫。

面對内心的拷問、情感的審視,小豬妖開始動搖,開始質問自己的靈魂:自己到底是個好妖呢?還是個壞妖呢?

大猩猩一聲“我是齊天大聖”徹底喚醒了他們的靈魂,取經之前,他們完全無意識,是一個約定成俗的目标推着他們前進。取經之後,他們感受到了人們對他們的認可,這種被認可才是小妖們最渴望的得到的。

取經事件幫助他們定義了“自我”的存在。那一刻,這群小妖不在迷茫,他們要做個好妖!

接下來,他們為了“自我”而戰鬥。為了維護“我想的那個樣子”而戰鬥。

世界經常以“利益”“欲望”的形式展開,确實給了我們太多的幹擾。

而“我”,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一種堅定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