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映後交流場。

社交交流上 收獲很多。

上一次看紀錄片是雪豹和他的朋友們,會覺得那一種生物紀錄更有落地意義更客觀。

特點:

創作者是代表普通勞動者的500個短視頻記錄者,導演本人隻是剪輯師後期師的作用。

缺點:

搬運筆記 老年抖音 我自己刷鄉村抖音(後期糾正是快手)也能看養魚養鴨啊。 沒那麼那麼必要拍剪。

畫面内容太散了 質量不高 聲音設計也很沒用心。甚至很多片段好惡趣味(也可能我站的角度過于嚴肅古闆了maybe但不care版),剪輯師本人的主觀性和審美偏好 一覽無餘。

選擇的很多片段

主題就是抒情,沒必要。(導演說沒有想俯視勞動人民的意思,我覺得你拍起來強調就是有這種優越感在的哈,不是你的創作是審視)

特點(優點):

一屏三屏五屏 ,

豎屏 這種形式的保留真的有在刷手機感 ,堆到你面前。

疑惑:

提到了蒙太奇的運用?

這種類型是怎麼通過公映搬到大屏幕上來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異鄉打工人 ,到底産生了什麼非必要不可的社會效益?社會有那麼需要你去做低自尊吃苦感動自我螺絲釘嗎你的孩子童年父母晚年有那麼不需要你嗎?

高階表達版本詹青雲“生命中到底需要什麼錯過啊什麼來着”

映後:

第一次見到出品人類型。又了解了一個新幕後。這種作為資方更有錢感選擇權感。

提到了快手的原生态和抖音的後期加工。

提到了創作者沒有俯視視角,僅僅是鏡子的作用不是刀子的作用。

接觸到了平遙電影節創投 南方周末 公關傳播 内容行業 等等一些新詞彙和相關人士。

後期的人真的 不那麼好看呢!

現場的沖突一幕:有一個媽媽帶孩子來看,說中途沒有出去 本來以為看不下去“帶孩子看看窮人每天怎麼生活”。 另外一個沒那麼錢人沖突性表達:你憑什麼帶你的孩子來看我的底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