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孔子》作為一部以儒家傳統文化為核心思想的傳記體正劇,縱觀全局,大部分塑造孔子形象的情節設置是以史實和史書記錄為基石的,小部分情節如“顔回救書”,就因其改造想象成分而受到争議,因為在《史記》中,顔回死亡原因記載為早逝或早衰,而不是電影中的“救書而死”。

藝術與曆史文化相互滲透,一方面,《孔子》劇情與儒家傳統文化越契合,越有助于傳達再現曆史的真實;電影藝術又有自己的綜合性特征和藝術特色,所以站在美學角度的另一方面,電影《孔子》有自身獨特的、藝術性的認知視角與表現方式。

站在藝術審美角度,我以肯定的态度看待《孔子》電影中的“顔回救書”情節,縱使缺乏一定客觀史實支撐,但結合電影特定的藝術表達與主題精神,該情節的設置是合乎電影藝術特征的,是極具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的高潮情節,它凝結了創作者的情感傾向,也更好地展現出孔子人生旅途的不平艱辛段落,側面塑造孔子真實且偉大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弘揚儒家傳統文化。

《孔子》中“顔回救書”情節符合電影藝術的虛構性、想像性和自由性,同時這一虛構成分的比例與内容是建立在尊重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合理産物,該情節加工的程度是恰到好處且合理的,深刻體現了“顔回救書”行為本身所蘊含的——逆境仍執着儒家政治理想的偉大精神。

就影片的叙事表達上,結合相關采訪導演的追求重心在于傳達孔子的道德思想與内心世界,不過既要表現孔子的儒家仁愛思想,又不得不考慮電影鏡頭語言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所以在總體“平淡質樸”之感的影片中,要設置這段極具心靈震撼力的情節,這樣能引起觀衆情感累積的高潮,給人以“死亡悲劇”美學的體驗。

就孔子形象的塑造上,該情節從側面反映出孔子身體力行的教育影響之深遠。影片中集中再現春秋時期孔子最為失敗、颠沛流離的後半生,但他即使政治理念落空,一路那窘迫困頓的漂泊,仍樂觀堅韌地面對逆境,與弟子被困在陳菜交界空村的日子裡,他坦然奏琴,經受磨難,師生之間共度患難。這無疑為顔回救書提供了行為的情感前提,孔子的堅強心境也春風化雨般影響着顔回。顔回不顧性命所救之書是孔子政治理想的結晶,隻因影片中孔子飽含“治國平天下”的熱情,堅守“士志于道”的理想,向弟子傳播君子修養與治國理念,這偉大精神與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自然影響着顔回—與孔子思想最相像的弟子,他敬佩着孔子,珍視着思想結晶。

該情節也塑造出一個真實立體的孔子,具有一定創新性。不是平常印象中“聖人”标簽式人物,而是一個會“不那麼理性”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影片中,孔子抱着顔回的屍體大哭,三小時仍不放手,完全沒有“聖人老師”的刻闆常态模樣,而是深深讓人感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境界,他們有着彼此相互的愛與珍視。這樣的情節安排使得孔子形象更立體新穎,縮小“聖人”與我們的距離,有助于人們更易共情、理解孔子的仁愛思想意義,體會他真實的坎坷人生曆程,從而“以己度人”,思考“為聖”的途徑心境與自身成長、當下社會的适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