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陽光本該普照,卻單給阿豪一人。連被問及“幾個兒子”,父親也隻是說一個。究竟是誰的不幸?暗黑版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讓人毛骨悚然,可這恰是陽光曝曬的物極必反。

父母和孩子是一場互相虧欠,也可以是互相成長。昨天寫了《如父如子》的影評,再結合這部電影,發現共通點是,大家好像都不會“愛人”,可能是因為大家本質還是最愛自己。我們固執的把陽光傾灑給了自己理想化的人物,卻意識不到對方感到刺眼,忽略了對方的獨立人格。甚至我們如果仔細看,隻能看到對方眼底映出的,那個陰暗的自己。像阿豪,他被給予了太多期望,逐漸被塑造成父母的“理想化的孩子”,至于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阿豪,叫阿和,還是叫阿成,都不重要。可惜父母從未在意,于是阿豪為了找到水缸裡的自己,一躍而下。

不僅是親情,任何綁架都不該冠以愛之名。沒有否認提供優質資源的重要性,也沒有曲解愛本身的純粹性,隻是希望愛的理性,陽光普照不該忽視陰影存在的必要性。尊重對方,本是人與人相處的最低要求,可當冠以愛的名義,也可以成為最高要求。

現在諸多影視喜歡給人物設定一個絕對的善或惡的立場來引導觀衆情緒,但阿豪的自殺才是絕對陽光後的真實。有晴有陰才是立體人性,而複雜的人性才組成了社會。我們想解決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必然要先了解和尊重立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