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家庭下長大的截然不同的小孩,一個看起來品學兼優,一個看起來街頭混混。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并沒有。哥哥一直是父親期盼的小孩。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在電影中多次提到,也是代表父親期望大兒子的面相。但是阿豪卻是因為父親對自己學業太過在乎,根本不會關心他本身的樣子而看不清本身的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像他講的司馬光的故事,隻有他把缸打破才能解脫、看到蜷縮着的自己。而小兒子在出獄之後勤奮工作,努力賺錢,積極的向陽生活,隻是不幸的是菜頭也同樣不幸。菜頭家裡隻有奶奶,經濟條件甚至不如阿和,教育也更不用說,但是貴在人很講義氣,隻是方式不對才釀成大錯,也因為義氣導緻害死了自己。整個故事有點像17年的日劇:《該隐與亞伯》同樣是父親在乎的大兒子被傾注了更多心血,但是卻沒能好他原本幸福的一生。反倒是相對散養的小兒子最後功成名就。

因為父親對大兒子的極度盼望導緻毀了他大兒子。就像躲在缸裡蜷縮着的司馬光。編劇用了大量筆墨描寫阿和的生活,但是同時也發映出阿豪除學習以外的不被關心。

因為小玉的關系,也能看得出其實阿和是比較負責任的,阿豪帶女友去找他的時候因為兩個人還不是親屬關系,所以不能探監。所以哥哥策劃的自殺除了想要拜托一切,可能有一方面也是為了給懷着孕的小玉阿和一個見面的機會。這裡看電影的時候就有想到的解讀,而且看也确實有觀衆這麼解讀了。。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太陽,不會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占一半,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可以躲藏的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