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美中不足的人是我自己,俺哭,在看到名字、驚悚标簽和劇情梗概的時候已經自己腦補出了一出戲,當劇情沒有按照我幻想的軌道滑動,便覺得失落,感受不到高潮迸發的快感,嗚嗚嗚,真的好遺憾。看完整部電影,是很能感受《蘭閨驚變》這個名字的,但是影片那個詭異的洋娃娃,總讓我以為與一些邪性的東西挂鈎,就像“靜海一中七仙女案”那樣富有龃龉的沖擊力。所以當看完之後,荷爾蒙的刺激不太多,但是這部電影是值得抽絲剝繭觀看的。

朋友一直在催我寫影評,但是我遲遲沒有動筆,因為我感覺自己還在被初次的負面情緒裹挾,寫不出贊美和細細品味,這是對這樣一部好電影的不公平和不負責任。

其實故事主線很簡單,是兩姐妹長達幾十年的糾纏、互相打擊卻又無法逃離的困境,在美貌事業和世事下苦苦掙紮,最後卻瓦玉俱碎的哀哀結局。

黑白配色給電影增添了難以言喻的視覺魅力,跳舞的女孩,充滿童趣與熱烈贊美的寶貝珍妮,很有趣的開端。時間轉瞬即逝,姐妹都已遲暮,令我和朋友震驚的是珍妮變得蒼老異常,而當初上不了台的布蘭奇卻優雅動人。

開始覺得珍妮那張化着濃黑眼影的臉實在顯得詭異而陰森,神經質的喊叫自言自語,對姐姐的過度掌控,有時像八歲的孩童裝在了八十歲老妪身體裡,讓人膽寒;相比之下,連哀求哭泣受驚吓都楚楚可憐的布蘭奇要惹人憐愛得多。

但當故事接近尾聲,珍妮的魅力才讓人覺得着迷,她是蒼老的,瘋癫的,又是脆弱的,當一個角色的堕落和破碎是被環境所逼迫,那這個角色就有一種神性了,她像是衆人眼前音樂盒裡的娃娃,她的情緒都被鋪平展露,可供觀賞。年少成名的嬌俏少女,年老瘋癫可怖的奇怪女人,對比多可歎啊,仿佛時間有一根線,輕輕拉扯着收回着,她便被推搡着,左右搖擺踉跄地走着,她一邊走一邊哭:“怎麼會這樣呢,怎麼會這樣呢”,可從來都不知道,惡意被僞裝成禮物送到身旁,她被炸得血肉模糊。

姐姐布蘭奇,我和朋友總覺得她很懦弱,不敢出聲反抗,也處處受制于人下。可我總懷疑她沒有那麼簡單,所以後來看到她那般溫柔,我總會很錯亂,幸好導演沒有辜負我,讓我看到了她羊羔皮下的黑暗。相比之下,姐姐的人設就沒有珍妮那麼飽滿了,她的人物邏輯不統一,也許是演員加成吧,看到那隐忍内斂而優雅的臉和永遠挺立的體态,總不能覺得她是個内心陰暗的人。

珍妮真的演得太好了,松垮的身姿,永遠是嫌棄的面部肌肉,将一個整體陷于困頓、怨憤、不甘的中年女人送到了我們眼前,說她的樣貌吧,是不美的,說她的性格吧,是不讨喜的,可她卻是最具有戲劇張力的,有張力就能讓人共情,在情感陷進去的那幾個時刻,觀衆就愛上着角色了。“我知道她不完美,我依舊愛她”

珍妮,永遠活在爸爸帶來無限掌聲和吹捧的世界,報紙照片,排練室,可稱得上稀稀拉拉的歌聲,一個不敢長大的孩子,在成人的世界裡橫沖直撞,要報複姐姐,要殺知道秘密的女傭,她分明那樣直白的作惡、嫉妒、頑劣,可當沖到姐姐床前捧起姐姐無力的雙手求救時,她又那樣無可救藥的單純和瘋狂。

她的眼前就像是一場夢,所有過客都是剪影,她是家徒四壁的可憐人,緊緊抱着少有的幾卷膠片等待着美夢上映。

她是路邊被雨淋濕的小狗,好像伸出手就能帶回家。

她的世界都被幾雙手揉得七零八碎,鮮剩的、完整的,就足夠換走她的靈魂,看戲的是嘲弄也沒關系。

她廉價的一生好像在說,“先生不貴的不貴的,一個伴奏者,一片海灘……再不濟,兩隻冰淇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