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碎的、迷離的幻覺鈎織而成的創傷叙事,觀影十分吃力,虛實邊界處理得很潦草。
如果本片的願望真如片尾字幕所說的那樣,那麼就該直接通過寫實的情節與細節來打動人,而不是把所有表現力都集中于編造幻覺,更何況孤島意象早已被用濫……
不過有一說一,攝影能得高分。
總體而言,不喜歡中東電影。同情替代不了喜歡。
【巧妙的軟廣】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以破碎的、迷離的幻覺鈎織而成的創傷叙事,觀影十分吃力,虛實邊界處理得很潦草。
如果本片的願望真如片尾字幕所說的那樣,那麼就該直接通過寫實的情節與細節來打動人,而不是把所有表現力都集中于編造幻覺,更何況孤島意象早已被用濫……
不過有一說一,攝影能得高分。
總體而言,不喜歡中東電影。同情替代不了喜歡。
【巧妙的軟廣】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本片是按照中國網絡爽文路子改編的,跳過《奧德賽》的“歸來”過程,直接入終章,尼瑪也是一點特效都不需要,好拍得不得了。特洛伊木馬的始作俑者奧德修斯,繼承了戰神阿喀琉斯的盔甲,十年征戰慘勝而歸,踏上又十年返鄉路,途中刺瞎獨眼巨人波呂斐摩 ...
這是一部未來啟示錄,把過去、現在、未來在同一時空中展現,幻想很美,人也很美。但因主題過于宏大,主創力有不逮,隻能跩抽象,跩得千瘡百孔,八年漏風。當然如果把它當作想象力的試驗場,也沒什麼不好。該片把紐約假定為未來的羅馬,把紐約市長假定 ...
《隔壁房間》和《一切順利》的差異,反映了美國電影與法國電影乃至美國文化與法國文化的差異。二者的相似處在于行動者是個不稱職的父親或母親。《一切順利》從平民的視角道盡了人生的豐滿與虛無,曆經波折隻為從苦海中解脫,同時規避法律。而《隔壁房 ...
起先我以為這仍是一個荒誕版教會故事,沒想到如此寫實。天主教教皇去世,樞機院院長與衆位在梵紅衣主教來不及悲傷便全身心投入投票選舉,各國紅衣主教從世界各地趕來梵蒂岡,愉快相聚,交談近況、職務升遷與未來規劃……影片首先細緻呈現了教廷現狀, ...
細節做得不錯,對人物的同情也較為克制,運鏡也四辣麼肥四,但對人性的探究缺乏深度。可能是因為人物原型所提供的素材不充分導緻的。但該片的重心顯然應該更傾向于戰後庭審以及斯黛拉的兩次自殺,甚至該圍繞庭審插叙回憶,把人前抵賴人後忏悔的矛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