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流媒體上線的特别版,雖然距離本片首映時間已經過了大半年,跟風吐槽的熱度早已涼透,但我還是不想簡單的發洩個人情緒跟着亂罵一通,畢竟對導演前作《紅海行動》十分的喜愛,雖然細究之下,也有不少不合邏輯和缺點,但綜合屬于中等偏上的作品。所以我想抛除此次大量觀衆惡評的影響,盡量以最客觀的态度評價本片,由于之前沒去影院看過初始版本,我是純路人視角的觀後感:
一、割裂感
1、首先看完印象最深的是視覺割裂。全片去掉插叙閃回等小情節,基本分為二大塊: 潛艇艙内(室内)戲和 潛艇戰鬥戲,這二者從視覺上就很割裂,因為如果我是一個外國人,對中國不了解,看着是真熱鬧。但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解放軍戰士,尤其是近年來頻頻曝光在電視節目上的蛟龍突擊隊,所以說影片中蛟龍從作戰服到武器壓根跟現實中的蛟龍一毛錢關系都不沾!! 而潛艇艙的指揮作戰的劇情,演員們穿的又是現役的21式作訓服,似乎又是我們熟悉的PLA。如果說因為沒有軍方背書而導緻導演不敢用現役軍服現役裝備來拍片,可以高仿啊。為什麼把蛟龍小隊從頭到尾造型搞成外軍雇傭兵一樣?我對導演的神操作很不理解!你可以在現役單兵裝備的基礎上魔改一些,我看網上一些軍迷自己改的挺好的,既規避了使用現役單兵裝備的雷,又讓觀衆有熟悉親近感。現在林導搞的蛟龍小隊這套衣服,我哪兒哪兒看着不像中國解放軍。
2、其次是演員的割裂。我不知道本片換了張譯等演員背後有什麼故事,單純是張譯沒檔期或者導演不想用了還是資本又發力了,黃軒、于适有軍人氣質嗎?把蛟龍小隊演成了雇傭保安隊,這倆演員可能擱其他類型的影視劇不算差,但演軍人還是差了點味兒。其他一些選角除了資本想用,我覺得真沒必要,比如别催的演員,不能換成一個真實退役的老兵來演嗎?就是一個過場人物,非得塞個小鮮肉進去找存在感?導演找來了幾個士兵突擊的老演員,刑佳棟,李晨還有模有樣,老段明顯有點擺爛了,跟龍文章和袁朗完全二個感覺,像個官油子,說話拿腔拿調的。
3、最後是劇情割裂。不知道是不是林導本來就是這水平還是脫離了大家長的指導有點放飛自我,整部影片看着非常不像表現解放軍的軍事大片,特别像香港飛虎隊大戰外國雇傭兵的感覺,隻有潛艇軍官指揮的戲份看着還像我軍是那麼回事,其他劇情包換槍戰戲,哪兒哪兒都不像中國軍隊在作戰,與現實中的PLA戰鬥精神和戰術動作脫節嚴重。
二、謎一般的設定與操作
1、如果簡單的罵林導不用心,劇組不會花大量時間和成本做了1:1的潛艇道具實景拍攝,如果說他用心,怎麼會搞出指揮官穿的是21式現役作戰服,而蛟龍小隊從軍服到武器都像是外國的亞裔雇傭兵?怎麼解釋這樣的神操作!?如果說在《紅海行動》中,解放軍特種兵由于境外任務的需求,穿外軍軍服使用外軍武器合乎現實邏輯,畢竟這些年PLA經常聯合各國軍隊演習、訓練,熟悉對方武器也合理。到了本片中,在自己家海域執行任務還要穿着架空的外軍裝備,唉!實在搞不懂。
2、本次上線的特别版,導演依然舍不得删掉名場面:别催。看來甯願票房撲,也不能動小鮮肉的戲份。我不知道導演在一部硬核軍事影片裡塞幾個娘裡娘氣的演員進來是幾個意思, 養眼嗎?就算為了吸引女性觀衆,難道她們喜歡的不是軍人的硬漢氣質而是唇紅齒白的?
三、有點可惜與痛心
作為一名男性觀衆,從小到大就喜歡軍事戰争片,從内心說也更願意看到自己國家拍出的戰争大片、軍事大片,花了這麼多錢和精力,結果不是瑕不掩瑜而是全面潰爛,票房更是撲到爆。以後還有誰敢投資,還有哪個導演敢接棒!恐怕以後更難看同類型的軍事大片了。為什麼這些名導們就是拍不好呢,能拍好的導演和劇組沒有咖位連投資都拉不到,唉,這就是現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