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就看了前幾集就能判斷整部劇的好壞呢?
熬夜看完了大結局,本來隻想寫個短評,不過寫着寫着就想多說點。
我覺得胡曼黎到後面成長了很多,從一開始的市儈虛榮,随着劇情的展開不斷展現出她的聰明能幹和善良,在經受接二連三的打擊後依舊堅強面對,變得成熟而又有智慧,最終拿到了那個屬于她的保險之星。她的成長不是階梯式的,中間也有迷茫過和想要放棄過,但那些曾經受她幫助被她鼓舞的人幫助她重新找到了方向,這大概也是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吧。
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的個性都不是扁平化的,都有所變化,比如男主角薛曉舟。
薛曉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完美男主角。最開始他沒情商、愣頭青,後來在胡曼黎的幫助下慢慢成長,做出了自己的成績,但很多時候還是意氣用事,他對胡曼黎的喜歡在我看來也并不成熟。不過整部劇下來,他的确一直有自己的堅持,這種堅持既讓他在現實生活中接連碰壁,也讓他逐漸在工作中成績斐然,但到最後,在李青青追求的業績KPI和胡曼黎想做的“對的事”中,他看清了自己想要的并非利益和名聲,而是他曾經說的“真誠”和“對保險的熱愛”,選擇了離開太盈國際。
很多人覺得薛曉舟可能會和胡曼黎在一起,但最開始大多數網友都反對男女主談戀愛,直到後面我刷小紅書看到也有零星的人在嗑男女主的CP,說明薛曉舟這個人物的變化是很明顯的。不過,編劇在結尾給我們留了白,讓薛曉舟和胡曼黎又成為同事,他們未來既可能發展出新的感情,也可能繼續做工作上的好搭檔、好戰友。
大結局也給丁教授和邱麗蘇安排了最合适的收場。本來丁緻遠出軌後又後悔,既清高又窩囊的形象作為男二來說無可厚非,邱麗蘇作為破壞了三個家庭的小三來說也受到了報應。但編劇還好沒腦殘到把孩子寫流産(畢竟現在出生率都這麼低了,離婚都要說成分開,怎麼能輕易把孩子寫死)。丁緻遠作為哲學教授在結局總算說出了符合他身份的話,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犯的錯付出代價,但孩子是無辜的,孩子是新的開始,不該将錯誤輪回下去。也許,他對邱麗蘇的愛已消磨殆盡,但經曆了中年的變故後,他或許會更懂得責任二字的份量。
邱麗蘇也是挺活該的,當小三獲得了财富仍不滿足,既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又想要一份感情,就像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白蓮花,全然不知道自己給他人帶去多少傷害,直到生活的利刃朝向自己。放到甄嬛傳裡,她的下場可能會很慘。不過這是現代劇,我們塑造的每個所謂“反派”,在現實生活中都有無數的原型,他們并不是各個都得到了“報應”,因為生活是複雜的,人是複雜的。劇中的唐玲很壞,她背叛師父職場霸淩給客戶返傭金,純純的職場小人,但她也是“太盈國際”這個公司狼性文化下的受害者,成為了“心理扭曲”的業務員。而李青青,在一開始呈現的是一個野心勃勃、看中能力的企業家形象,到了最後,編劇告訴我們,它的另一面也是資本唯利是圖的醜惡嘴臉。
全劇唯一好男人——好男孩,就是丁達爾了,那麼陽光那麼可愛的一個好兒子。感覺他住到爸爸家裡都快抑郁了,小小年紀承受了太多。
劇裡孩子好像都挺慘的,每個二代都沒爸或者沒媽。尤琪說自己高中被送去寄宿學校,一個月才能回一趟家,不知道是編劇寫的還是導演安排的,作為南通人真的覺得太有生活了。
當然,這部劇也有很多人物的處理不夠完美,比如吳雅和小艾總的感情線,鐘甯後來的病情等等。作為一部36集的劇來說,可能就來不及展開了。
我覺得這部劇值得一看,孫俪的表演依舊精彩,也希望自己能像胡曼黎一樣不斷成長,我們都能擁有蠻好的人生。


第一次發長評,不是給什麼高分電影,也不是什麼小衆文藝片,也許隻是有感而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