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寫一些文字,寥抒五味雜陳的内心。
到mimi和oscar第一次分手之前,我都是能夠理解的。始于一見鐘情的上頭,BE于一方的厭倦。單純的mimi簡單又可憐,隻因夏日的一次偶遇,就無悔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而oscar隻有欲念,這種需求的不匹配,注定了分手的結局。不得不多提幾句SM那段,我有M傾向,我略微懂得oscar當M的那種刺激。他的生活不缺金錢與歡愉,強制受虐給了他從未體驗過的新奇感,他被這種新鮮感深深吸引,而本質是性欲的無限放大。當他對mimi新鮮感消逝之時,那事便不再有趣,性欲褪去,他便不再寵愛mimi——責任、尊重、呵護,這些愛情的必備品質在osacr身上完全看不到,因為他是一個自由的作家,他不擁有這些。他還是一個失敗的作家,他更不配擁有。而反過來,mimi作為S的一方,她對oscar的占有欲也在SM小遊戲中體現的淋漓盡緻,S想擁有M的全部,而且是獨有,但M無法領情。這種占有甚至發展到了變态的程度,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所以,她又回來找到了oscar。
至此,這份畸形的愛便超出我的認知範圍。oscar瘋狂折磨mimi,利用她的一廂情願滿足他的各種獵奇癖好,他總能踩在mimi的尊嚴上滿足自己的新鮮感。愛得深沉的一方無理由的遷就,在放大後終究會釀成如此悲劇。
oscar把mimi送上飛機是絕情的。當我覺得這對mimi或許是一種解脫,無休止的糾纏終于不用再繼續,這是為了她好嗎?但我又一次低估了她,mimi的愛太深了,演變成了以愛生恨的占有。她讓車禍中的oscar終身殘廢,以奪回自己的占有,這次mimi拿回了主動權,似乎像《簡愛》一樣,羅切斯特殘廢了她反而回來了。畸形的愛進化到了第三階段,由mimi的占有欲主導的虐戀,這種狀态下的mimi仍然愛着oscar,太荒謬了。她将曾經他對她做的無恥之事統統予以回報,基于愛的複仇。
故事結束,回到菲奧娜和奈傑爾身上。這是一對傳統的英倫夫婦,無不流露着老派的氣息。放在現實中,奈傑爾的行為完全無法理解、無法認同,僅因陌生人的一段描述,就傾倒了真心。虛僞、險惡、x壓抑,也許是電影過于醜化的緣故,與伴侶沒有最基本的忠誠,也難怪菲奧娜不信任他。最後的拉拉便是菲奧娜對奈傑爾兇狠的報複:你能做的,我也能做;你得不到的,我卻能得到。正義的回擊。
我過去的種種經曆使我堅定的相信,愛情終于會是BE的。但我理解範圍内的BE,更多的來自其他原因。例如《花束般的戀愛》中雙方理想與追求的差異而被迫向現實低頭,看不到的未來緻使雙方分道揚镳;又例如《海邊的曼徹斯特》,某件影響終身的重大事件發生,緻使雙方永不與過去妥協,至死不相往來;再例如《前任3》裡,雙方日積月累的矛盾突然爆發,即使相愛但誰也不先低頭,走向形同陌路;亦或是《色,戒》或《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樣自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結局的昙花一現的愛情。即使沒有影視藝術中轟轟烈烈的經曆,現實中愛情的火總有熄滅的一天,愛情的結局是婚姻,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取以代之的是柴米油鹽。《苦月亮》又給了我一個新的BE理由:你愛他,但他隻想追尋花天酒地的自由;七年之癢,卻以雙方同時出軌一個人而陷入危機。與上面4條同樣露骨與貼近現實。我會想,若兩人之間連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忠誠與信任都不複存在,一段關系也失去了它的價值;若一個人不值得信任,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一段關系。《機器人之夢》的結局也是主角分道揚镳,但機器人與小狗依然保存着過去的美好與信任,從這一角度來說,它們從未分開。
“我因感受過訣别、體會過失去,見過太多的BE,深知與一些人因未來原因不會有好結果,所以選擇不開始,将一段關系留在搖籃,不會後悔。”或許我更奉行這樣的理念。
信任是任何一段關系的基石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