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耳聞,但因為有人說這是勵志片,所以猜得到框架,又看過故事介紹,所以一直不想看,甚至比較抵觸。
最近想改變一下,所以重新生起了興趣,我也知道,真正的好片是不怕你了解情節的,甚至不怕你多次看,它都能顯現出别樣的魅力;而這部影片久負盛名,所以我想它也應是這樣的,是的,它的确是。
看完後,感動比較少,勵志會有一點,但最多的是焦慮和深思。即使是這一點勵志,也大多不是源于主人公的不懈努力奮鬥給我的鼓舞,而是來自于我不想過那樣瑣碎厭煩的欲哭無淚的令人崩潰的忙碌又無聊的生活,而想如電影中那些住别墅開豪車吃大餐的人士一樣的這種欲望。
貧富差距,從古到今,中外無異,老生常談,常談常新又總舊。
片中可能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對于如今發達自由美麗的America來說,這或許是曆史是過去;但是對于中國,正當其時,甚至我敢說,中國很多地方很多家庭是遠比不上片中主人公的——倒不是說沒住處,而是工作之辛苦、危險,各方面的壓力是遠超後者的。
現實主義影片,最終仍然是理想主義的結局,正與 何以為家 同妙:他們是成功了、得救了,可這隻是極少數,還有millions of 、billions of 的人終生乃至于數代人都難逃脫,又該如何呢?
影片在很多鏡頭進行了貧富對比,我想這不單單要表現克瑞斯的夢想和pursuit 以及他個人的種種心理,我們都能從其中看出時代和社會的诟病和矛盾以及unfairness ,這極為複雜,關于此,由于今日已晚,我改日将手寫數千字論及此,但是很無奈,以我的寡能,我隻能空談,卻對如何解決一籌莫展。
與其說當幸福來敲門,不如說“終于找到穩定的工作了”,當然少了太多文藝,但是與今天年輕人的追求相比,主人公的pursuit 很原始,隻是有個體面的工作,養家糊口,有住有穿而已。至于後來他成為millionaire 和老總,隻是浪漫主義的、少有的個例,更是直接導緻拍這部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 “勝利者的奮鬥史”。
一個細節的自我感受:當看到Chris 滿身油漆第一次面試路過嘈雜紛繁吵鬧的衆人工作室各自緊張忙碌,我看到的不是pursuit 或 ambition, 而是恐懼、排斥,深感世事之艱,社會之高壓。
總結,我看完有這幾點感受:1.這是一部很細節很好的影片;2.看完我真的想努力一點學習,哪怕純粹為在俗世中過得更好;3.更加認識到錢很重要,我想做富人,我不想過主人公那樣一地雞毛的生活;4.看完我很焦慮,為自我,也為社會國家和世界苦人,卻無能為力,無奈無可。
這或許不是我的觀念,不是我的價值取向或人生追求,但它确是我看完此電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