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對男性角色的刻畫。

女主角薩沙在去往北極的帆船上遇到了寸頭男孩A。(這裡簡稱A是因為我确實忘記了他的名字,如果後續想起來會補上)A一開始不相信女主能帶領他們找到失蹤的帆船,可是後來當女主展現出她的實力,A又迅速折服了。他開始欣賞女主,喜歡女主。

...

一般的電影看到這裡,基本已經可以确定A是女主的CP了。但是這部電影沒有給他們愛情線,電影的最後一幕停留在薩沙回到故鄉授勳的時候,然後就戛然而止。

很多作品喜歡刻畫一種“魅力壞男孩”的角色:他們會嘲笑或者欺負女主,再帶女主做一些諸如逃學之類出格的事情。最終女主在朝夕相處之間,會發現他們其實很善良,有着金子般純良的心和熾熱又忠誠的愛情。

誠然,藝術處理使得這種情況有存在的可能,而且這樣的設定因為極限的反差又會産生極大的張力。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隻能看到“壞男孩”,卻見不到這種“魅力壞男孩”。

這部電影妙就妙在刻畫了一種很新又很真實的“壞男孩”。他壞,嘲笑女主欺負女主;又不至于那麼壞,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拉女主一把;他很精明,凡事要先考慮自己;他也不會把心動看的太重,對女主的感情是“ 是有點兒喜歡,可以試試。再多的付出就沒有必要了。”

這種角色塑造帶給人的真實感,交雜在仙境般的畫面裡,非常富有沖擊力。

...

它告訴我,你遇到的人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

異性之間也未必隻能存在浪漫關系,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就隻是互相支持走過一段路,然後揮手告别。

這部電影告訴我,世界的灰面也依然美好。

前提是,我們必須要自強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