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thBJIFF 第二場/首都電影院西單 映後場/
兩個孤獨的、沒有緊急聯系人的人的相互陪伴,如果愛情的開始是一場騙局,但當時的開心是真的,那就是“我談的那場戀愛”(Love Lies),重點不是“戀愛”,是“我”選擇故事如何講述。
有我喜歡的一些細節場景:第一次在劄幌的背對舉杯;第二次在劄幌的真正見面,也隻見着一面;吳君如在劄幌街頭的大笑,很有生命力。
但作為導演首部長片,缺點也很明顯:劄幌之前的部分節奏都有點不夠抓人;角色都不夠立體豐滿,球場的輝叔(是這個名字嗎?)、李偉祖的前男友、餘笑琴的前夫和朋友、白先生,都很臉譜化;唯一有神秘感的角色是玲姐(是這個名字嗎?*2),但仍舊沒有跳脫出美豔的受情傷的壞女人形象。
而就像映後問的,這個角色在這個詐騙集團如此重要,為什麼抓捕時這個人就不見了?映後導演說的是這個角色的設計就是一個為愛癡狂的女人,她每次出場都是經曆了一場愛情的波折,所以她會在最後用眼神鼓勵李偉祖向笑琴揭穿騙局,後來她也自己離開了這個詐騙集團,所以抓捕時沒有出現(這一段導演說剪掉了)。關鍵人物的關鍵選擇,怎麼可以剪掉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