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對這部片的記憶還沒有消散,來趕緊寫一下一些感想。

很久沒有看過青春片了。之前看的題材或許都是有些沉重的,但這部不一樣。它使我感到輕盈,我感動了,甚至眼睛還有點淚水,但我始終都不想離開放映廳。我成為最後走的一個人。就好像是廣州一夜入秋的天氣,我的心就好像被秋風拂過,它不會停留很久,但帶有楓葉氣息的甜味會一直在我心裡紮根。

去看電影之前,我是看了預告的。預告就讓我很喜歡。我很少看熱血的電影,這種标簽讓我覺得這種電影是在消費青春,是挺爛俗的。它讓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其實是因為我的青春和電影有點像。這樣想或許會有點自私,但這種越貼近生活的電影好像就能越吸引我。我也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不上不下的。所以那首“普通”的歌就好像是寫給我的一樣,讓我産生了極大的共鳴。我經常撲空,就像男主張偉一樣,我甚至沒有當過真正意義上的領袖。但是我心裡卻十分渴望。但青春哪有那麼光鮮亮麗呢?青春就是不完美的。是不停地感到痛苦,然後從中成長。這些痛苦不一定是要驚濤拍浪的,很多時候就是和自我認知有關。

自我認同在我看來是青春片裡面必不可少的一個點。有了自我認同,才會産生讓他人認同自己的欲望。這也是我認為這部片子還是有些缺陷的地方。張偉對于自我認同的訴求是最明顯的。而其他四個人對于加入花樣遊泳隊的動機不夠明确,包括後來的轉變。在學校說要解散之後,怎麼會突然想要和學校剛起來。所以張偉的人物弧光是最顯眼的,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他是主角。

不過,我還是覺得角色選得實在是太好了!看完電影之後,我喜歡去看它的制作花絮。發現導演組在找演員真的花了很多心血。所以說,這五個人物的性格是相對來說很鮮明的。我現在還能想起來他們每個人的樣貌還有神情,好久沒有一部青春片能給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了。大家性格雖然都有差異,但是放在一起就感覺很合适,很舒服。是我很向往的友情。

要誇一下高飛,他雖然不是主角,但他對“拽”這個字的理解真的很到位。他的内心是很内斂的,外表裝成酷酷的樣子其實是給自己的保護殼。張偉翻不過去的時候,他其實是知道張偉的努力的。他不是不理解張偉,而且想要不停地逼他,才能逼出成功的模樣。這種傲氣是少年獨有的,不習慣把對夥伴的支持明說,而是通過極端的方式來表現。很高飛。就讓我覺得一切都是剛剛好。

青春片選角是重要的。故事已經被寫得太多了,隻有出彩的人物才能讓故事也變得生動有趣。選錯了就會讓影片整體氣質變得很油膩不堪。這部片子做得真的很好,像我愛喝的氣泡水,咕咚咕咚的冒泡。

還有關于鏡頭的設計,我覺得導演真的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蹦床那裡,給的是背光的鏡頭。其實這個時候展現男主的表情似乎失去了大部分的意義,他的動作就已經能說明了一切。那個鏡頭真的很美,讓我想到了我準備作品集那種喜憂參半的心情。現在回想起來也隻有滿滿的懷念了。還有一個鏡頭,就是後面在體育館裡的,有一個從水底拍外面男生跑出來的鏡頭,雖然人的樣子已經扭曲了,在我看來真的好青春。男生在跑,所以水就在蕩漾着,一切晃動都是恰好的感覺,那是一個低角度的鏡頭,有一種俯視的感覺,能感受到男孩們強大的内心,設計得真的很巧妙。小細節永遠能打動我。

最後再說一下影片的美工方面。我很喜歡影片的調色!色調真的很舒服,藍藍的,淡淡的,帶點青澀和懵懂。據說好像是在冬天拍的,但完完全全是夏天的感覺!最後大家跑向大海的鏡頭,我感覺海浪已經拍打在我的臉上了。看完之後就很想去海邊。這種真實的觸感很能提升我對這部電影的好感。

現在已經是深夜了,這算不上什麼專業的影評,因為我對這部電影的極度喜愛,所以我才要寫。最後想對導演說,期待您日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