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習作選擇官僚組織模型,分析電影《林肯》中的決策争鋒的關鍵點:憲法十三修正案是如何通過的。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中不是由單一個體的理性決策來決定此次的行動,而是政府内部各層級的,關注問題不同面向的政黨和官僚,通過讨價還價的博弈而決定的最終行動。

表面上看美國南北戰争的中心矛盾是:蓄奴制的廢除與否,電影也相當程度拔高了廢奴這一核心主張的道德正确的色彩,但實際上這場沖突更深層次反映的是美國的制度沖突,即聯邦權力與地方州權力的沖突。

林肯及其幕僚:需要思考如何在蓄奴制問題上做文章,以達成維護聯邦主義的目的,又能适當兼顧地方州權主義。提出關于全面廢除奴隸制的憲法修正案,需要在黨派界限分明衆議院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林肯内閣必須争取到能使法案通過的選票,要做的就是争取整合所有共和黨選票和使部分民主黨選票倒戈。

一、與共和黨黨内的反對票博弈

1、黨内保守派(布萊爾家族)

共和黨保守派代表大部分美國人的想法,蓄奴問題可以妥協擱置,主張程序正義,首要目的是保存聯邦統一,希望聯邦政府盡快和南方政府組織談判媾和,結束戰争。

林肯及其幕僚的策略:林肯表面上同意了布萊爾的和談要求,穩住選票;但實際上一定不能同意和談,否則法案就不再被通過,林肯政府的發動的戰争違憲,聯邦與地方的問題仍沒得到根本解決。

談判結果:最終林肯直接寫口信否認存在南方和談的特使,和談路線不複存在,布萊爾家族及其部下共和黨議員全部投票贊成法案通過。

2、黨内激進派(史蒂文斯)

共和黨激進派要求不止通過憲法修正法案,且提出更激進賦予黑人更多的權利的要求,首要目标是廢奴,南方州是否回歸是次要問題,預計按照自己的計劃通過修正案,不肯與林肯合作。

林肯及其幕僚的策略:“說故事的人”林肯親自下場安撫,修辭術演講的力量

談判結果:激進共和派理想主義者的妥協,選擇與林肯政府合作通過法案

二、與民主黨黨内反對票的博弈

1、堅定的民主黨人

堅持蓄奴主的白人至上主義,解放黑奴是違反自然法則,經濟上也會帶來傷害;比起關注蓄奴的公義問題,更關注法案的通過會進一步侵犯州權,必須反對法案為地方州權辯護;相信南方會派出的和談特使,隻要維持蓄奴制,戰争就會結束。

林肯及其幕僚的策略:放棄争得這部分人選票。

談判結果:破裂。決策過程中并不是所有時刻中心決策者都能使自身的意志得到貫徹。

2、動搖的民主黨人

并沒有明确立場,大多是作為黨派的跟票者,本身是利益的搖擺者。

林肯及其幕僚的策略:

①雇傭政治掮客用職位交換這一間接金錢收買的手段來收買這些動搖的民主黨人。

②利用布萊爾家族權威,政治脅迫個别民主黨議員轉票。

③“說故事的人”林肯親自下場安撫,再用修辭術演講的力量,對廢奴精神做人道主義演講到的感召拉攏部分民主黨議員

④南方和談代表出現,但林肯下令并未按時将代表送至華盛頓,為衆議院代表投票争取時間;投票當天林肯直接寫口信否認存在南方和談的特使,徹底否認和談路線的存在。

談判結果:對點施加策略,精準拉攏到部分選票

三、最終決策結果

衆議院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通過憲法第十三修正案

四、西庇阿的夢

約近200年前,托克維爾有言:一個全新的世界需要一門新的政治科學。《聯邦黨人文集》想要締造的就是這樣一種新的政治世界,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借助人的利益與激情的對抗的黨争性紛争,通過代表原則讓人們不直接參與政治,卻能發展人民的意志。分立與制衡權力,意味着權力的問題從此被視為權力内部的制度性安排,社會的無限多樣性和複雜性可以簡化為簡單及和諧的制度,隻政治決策的内部解決問題,一種高度寡頭的政治模式形成。

林肯政府在内戰中的決策就是展現現代政治特征的代表事件,政府的日常運作不可避免地變成黨派内部的寡頭官僚政治,而作為真正的人民的大衆的政治行動已經遠離了國家,從這種意義上古典政治終結,我們步入韋伯所預言的作為國家機器的現代政治時代。

亞伯拉罕·林肯,這位處于權力頂峰卻又處處面臨掣肘的政治家,在常規和慣例中靈活活動,這種人格是韋伯所提及的政治家人格,包含激情、責任感和眼光,這不是指向一種完滿的人格,而是一種在有限的、局部的工作中實現的人格,這是鐵籠之中的微光。

很難相信像林肯這樣的政治家已經與世長辭了,而卡夫卡所描述的那個城堡的威力已經輻射到了周邊所有的村莊。在現代巨大的官僚政治機器運轉中,已然看不到真正的政治家,“專家無靈魂,縱欲者無心肝”,在喪失了所有作出決策與承擔後果的勇氣之後,隻能是聽命于機器秩序的擺布,在面前的是鐵一樣冰冷的極緻寒夜,這條道路的盡頭是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