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在花園那場戲太好太好了,真是一部好電影,西班牙的雨不止落在平原上,沒有你我也能繼續活下去,追求自己的愛和夢想。。教授這個人不能以偏概全說他情商低,但是确實是個奇葩,毒舌犀利自以為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也會孤獨的尋找着愛。。伊莉莎一開始就是想不再做賣花女而去做花店店員,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靠自己的雙手,不是為了那馬車和華麗的衣服。變成“淑女”之後她也沒有被沖昏頭腦,而是因為她學會了禮儀得到了知識,卻無法融入過去的生活裡了,那她該何去何從?伊莉莎對教授的态度一直很特殊,因為他的鼓勵終于發出了正确的音調,因為他和她跳舞而開心,穿華麗的衣服也隻在意教授一個人的目光。但是那一晚她覺得自己在教授眼裡像一個附屬品一個賭注而不是一個人,她很傷心。教授卻覺得她已經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還說無法理解女人(他真的是太自大好幾次我想打他)兩個人冷戰吵架,伊莉莎給他唱了首“沒有你我也能活下去”的歌,教授和伊莉莎表白,伊莉莎卻說再見。這時教授終于面對自己的心,說着不可能卻默默打開了收音機。。(不知道為什麼)伊莉莎重新回到家裡,看到這一幕,給收音機裡的自己配音,教授又坐在沙發上問他的鞋子在哪裡。。。(這到底是諷刺還是。。你就不能自己撿鞋子?還是在等個台階下?)

就是被那句沒有你我也能活下去打動了,也對伊莉莎接受教育前後展現的迷茫和不知道自己是誰打動了,父親說自己原來有五英鎊就好,現在卻被中産階級的道德綁架,但自己也不願意離開這樣的生活了。還有伊莉莎說年輕人不要隻是給她寫詩寫信說些雲裡霧裡的話,卻不懂真正去愛她給她回憶和感情,在一起的快樂都隻是幻想。真正的愛可能是她和教授生活在一起的吵吵鬧鬧卻很快樂。其實很像家庭關系,父母和子女,子女一開始什麼也不懂需要父母教導,住的地方吃的東西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但等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新的思想,會反過來覺得父母有哪裡做的不好,有沒有尊重自己,有沒有給自己愛。也漸漸覺得家裡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擁有的,想把賬算清楚,擔心着自己能不能獨立。父母的愛有時候沒辦法很好的表達,但還是希望賭氣的子女能回家,子女向父母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和獨立的意志,也還是會不忍心回家看看父母,願意和他們和解。。。

希望教授你和伊莉莎在一起後改變一下自己不要再天天唱着什麼“為什麼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樣”女權主義者可能看不下去這個電影,但電影又何嘗不是在反諷某種東西,就是這樣的男人卻離不開女人,說到底,抱怨也都是因為喜歡和在意。那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呢,讓人感到尊重呢,我也不知道,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他們願意就好。。。

我也不想再依附在誰的身上活着了。。去自己找工作,自己養活自己,自己追尋自己認可的愛情。。。什麼時候才能這樣活着呢,不管是有錢還是沒有錢,幸福是最重要的,去做你認為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有一個家有溫暖的房間,有一個人在身邊陪伴你溫柔對待你,這是伊莉莎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很多人的夢想。可是所有關系都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是一個人的,想要就要承擔和其他人相處的責任。如果你的家不是你的,你的房間不是你的,你的錢也不是你的,卻隻有一段關系,隻會變的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在那之前,還是要先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認為正确的,幸福的事情。要麼抛棄了尊嚴和思想但是無憂無慮的活着,要麼堅持自己的信念,開始一步步走出來。不要一邊希望能堅持着自己,一邊又懶惰的讓别人給予你幸福生活,一邊又因為被别人管束覺得自己沒有自由而煩惱,那永遠都不可能實踐你的信念和想法,終究會變成一團散沙,變成虛僞可笑的,懶惰的無法幸福的人。獨立就是一種自由,自由是自己争取,自己守護的。我覺得那個一步步走出來的你,才是你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