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公路片、西部片。
在開場不久的時候就用了極快的剪切——當然後面相當多的時候也延續了這種風格。讓人映像比較深的還有平移鏡頭,也就是展現每個人的表情狀态的鏡頭。其餘的就是有大量的主角騎行的鏡頭,這樣的場景基本都是遠景或者大遠景,大概是意在凸顯主角的自由放曠。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發現本片有一個很有趣的叙事邏輯。遇到一些人——夜間火堆談話剖白——遇見另一批人——夜間火堆談話剖白……簡單的來說,這一場暢快地、沒有目的的旅程就是在碰見不同的人,産生不同的感悟,但看起來到最後主角們的情感是越來越迷茫?
在人物塑造上,很能看出導演想要塑造一個酷酷的、具有吸引力的騎行俠,例如在加油站有小男孩有羨慕的目光,又例如在牢裡能吸引獄友,又或者去哪都能吸引年輕漂亮的姑娘,但似乎,導演又想塑造一個不被世界所容納的形象——一些個邋遢的、怪胎的、就連住旅店都會被嫌棄的無業流浪漢。也正是這樣的矛盾讓這兩個人顯得複雜又立體。私人有有個疑問,為何要兩個主角,有時候我覺得可能一個主角是不是踏上騎行會更酷一點?還是說這兩個角色有着不同的思想且不能在一個人身上兼容所以才需要相互襯托?
營地那一場戲占據的篇幅比較長,我在看的時候會比較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她們在沙土中播種,男主十分笃信她們會有成果,是不是這時候男主也在給自己下心理暗示覺得自己的旅程一定能有意義。另一方面,我(在觀看的過程中)認為年輕的騎行者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并陷進去了,事實上将她們帶出峽谷後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出發了。從某一方面上來說,他也算踐行了他自己之前說過的話吧——“夢想在油箱裡”。當然後面又遇妓女,我還是在猶豫他會不會fall in love的時候,結果接下來給我來了一段特别奇特的“蒙太奇”。
好吧,通篇都在講述自由,男主之一也一直帶着象征着自由的美利堅國旗穿行在公路上,比較有意思的是,到最後他什麼都擁有了,然後就更迷茫了,然後就兩個人接連死亡了,實在是……符合當時美國人的精神狀态啊。
當然,我覺得《逍遙騎士》對于“自由”這個主題的宣講還是到位的,當然,隻是宣講,而非闡述,因為整個影片也是建立在淡淡的疑問上的。到底什麼能稱為“自由”,還有人們渴望的“自由”又是什麼?好吧,其實看完我也沒明白。
《逍遙騎士》觀感小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