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講述了一個在深圳做手機維修的青年景浩為生病的妹妹籌錢做手術铤而走險的故事。
主角是一群為生存和生計不斷拼搏的人,小人物的辛酸苦樂,有笑也有淚。他們身份各異,年齡也不同,卻因為對生活的努力而走到一起。
導演文牧野沿用了《我不是藥神》的群像描寫手法,已經運用的十分熟練,僅憑幾個鏡頭,幾段對話,就可以将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每個人物,不論大小,都有血有肉,立體而飽滿。這些小人物即使經過戲劇處理,仍然可以是勞苦大衆的時代縮影,在深圳發展的大背景下,更顯得難能可貴。
目前國内電影市場講小人物和窮人的故事雖然有,但畢竟不是主流,文牧野的電影風格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影片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市井風氣,紮根于底層人民的故事更能引起觀衆共鳴和共情。
演員的生動演繹,将如野草一般的勞苦大衆的生命力诠釋的淋漓盡緻,幾處妹妹和景浩的對白讓人動容,簡單卻能直擊人心。
景浩背負的壓力和責任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我們能感受到他的累和堅強,也感歎于他不相符的年紀和強大的韌性。
不同于《我不是藥神》立意的深刻,這部影片将主旨放在"奮鬥"二字,如果沒有載體,很容易變成空口号,景浩的故事具有典型性和戲劇性,然而現實中這樣的事并不是沒有,人的苦難永遠無法想象。
電影是理想的藝術,它将人們的苦難和幸福放大,用戲劇性的方式呈現出來,結尾雖然可有可無卻也合理。過于理想化的人物關系似乎是文牧野的電影特點,不過即便有槽點,卻不能否認這部影片整體質量和給觀衆帶來的良好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