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每年的春天都會或多或少的引入一些日式愛情片,而它們獨有的細膩和暧昧很好的在一衆工業糖精裡殺出重圍。2021年,《花束般的戀愛》向紅綠燈下的茫茫人海展現愛情該有的樣子;2022年,《情書》寫盡暗戀的極緻;2023年,《餘生那些年》則用一場離奇的絕症作為起始,和愛情來一場時間的賽跑。當時間來到2024年,等在觀衆前頭的是這部《今夜,就算這份愛戀從世界上消失》。

...

除了《花束般的戀愛》是純原創以外,其他幾部電影都成型于已有的文學作品。《情書》後期通過補寫了小說,本身的靈感則來源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餘生那些年》直接改編自小坂流加的《餘命十年》(這部小說要遠遠比電影精彩,推薦一讀)。而這部《今夜,就算這份愛戀從世界上消失》,改編自一條岬的兩部小說《即使,這份戀情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和外傳《即使,這道淚光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對于這種幾乎百分百由小說改編而來的作品,想要真正電影,需要我們從小說開始。

...

對我個人而言,最早接觸到原作已經是去年六月的視頻了。那個時段的我,書籍是生活中僅剩不多的調味品和清心劑,在短時間内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聊以解憂,而這兩本書就位列其中。坦白來說,《即使,這份戀情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即使在日式青春文學中,都很難說是一部多優秀的作品,從情節到作者的筆法都隻能說得上是中規中矩,除了結尾處理以外的日常劇情也并沒有把神谷透和真織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多麼飽滿。但往往很多時候,讀者與作品的相遇是不需要這麼多客觀因素的,僅僅隻是一個需要某種東西的契機。尤其是小說外傳《即使,這道淚光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的終章,對我個人而言更是意義非凡。在去年12月的那場考試,走進考場前需要收手機,在每場考試前夕,我手機最後的一個畫面都停留在《即使,這道淚光今晚就會從世界上消失》的尾聲。

...

外傳的尾聲《敬啟者,緻親愛的你》是這樣結尾的
“就在秋高氣爽天氣晴朗的今天,我完成交稿所需的所有工作了。

最後隻要把檔案寄送給責任編輯進行最後的内容确認就全部結束了。

存檔後,我回到小說開頭,沉默地面對着熒幕。
還有一件該做的事還沒做

雖然沒和責任編輯商量過,但我留下一頁的空白。
我在這頁的正中央打上文字。

《将這本小說獻給已故的神谷透先生》

我注視着閃爍的遊标,就算編輯允許這段話,或許
也會要求我删除下一段話吧。即使如此也沒關系,對我來說,這才是這本小說的完整形态。

我傾注這份心意繼續寫下去。

我要用自己的方法,今後也要繼續記得阿透,不會
把阿透交給過去與忘卻。

才不可能交出去。這是僅此一次的初戀,僅此一次
的失戀。

我的傷,我的痛,我的淚,全部都是我的寶物,是
閃耀光輝的美麗事物。

我不禁想起阿透,眼睛漸漸泛疼。

阿透過世之後,到底經過多少歲月了呢?

人的生命或許無常,如同點燃後絕對會熄滅的火,
沒有一個人可以逃脫這份宿命。

但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都會留下溫暖之物。

在生命之火照耀下的我,現在也如此溫暖。

雖然阿透已經不在世界上了,但他确實存在我心
我有話想對這樣的阿透說。

阿透雖然已經不在眼睛可見的世界中,但我想對我心中的阿透說。
你活得很美。

我想對你說,你活得溫柔、溫暖,活得比任何人都
美。

我打上最後一段文字。

看着完成的文章,拙劣的詞句讓我不禁失笑。

但我終于具體成形了,将阿透具體成形.…….

将這本小說獻給已故的神谷透先生。

緻上友情、敬愛與尊敬,以及至高無上的愛。”

...

可惜的地方在于,外傳整體聚焦于女二綿矢泉,這是不可能在正傳改編的純愛電影中體現出來的。電影本身也極大的回避三人之間晦澀的情感,僅僅隻在神谷透向小泉傳達遺言時,才讓小泉以玩笑的方式說出了自己的真心,并刻意用日式電影的“讀空氣”讓觀衆誤會成真正的玩笑,隻留下原著小說的觀衆黯然神傷。

...

在簡單了解了故事本身後,将視角轉回電影本身,我們仍然能發現,這是一部即使抛開原著,依舊相當優秀的愛情片。像這類優秀的愛情片,都絕不可能僅僅隻聚焦于愛情,《今夜,就算這份愛戀從世界上消失》把主題聚焦于三個主題詞上:記憶、面對、愛。

...

和《餘命十年》的設定很像,女主日高真織所患上的“順行性失憶”本質上也是一種奇怪的病。作為整部電影的故事核心,記憶貫穿了電影中各人物的故事。男女主的故事從真織失去自己的記憶開始;神谷透與真織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為了在日記中塑造共同的美好記憶;當神谷透離世後,真織和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找回屬于他的記憶。電影圍繞“記憶”真正想告訴觀衆的話借由男主之口說出:“其實記憶從不可能真正消失,它一直留存在我們的心中”。這裡就要提到在花火大會上神谷透對真織的承諾:“我會永遠的陪伴在你身邊”。很多觀衆會認為,之後神谷透的離世,是這句話變相的食言。如果結合“記憶”的主題來看,神谷透一直忠實的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

神谷透一直以來的心願都是幫助真織找回記憶,而他本身便是真織最重要的記憶之一。即便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隻要有一天真織的記憶恢複,他就一直存在于那段記憶之中,始終存在于那三年。事實上,恢複記憶的真織,不管是決定報考美大還是通過素描“找回”神谷透,都受到了透點點滴滴的影響,他始終都陪伴在真織左右。

...

而“面對”,則是神谷透和真織兩個人的事,如果算上外傳,小泉對透之死的面對也同樣動人心扉。對神谷透來說,他所要面對的是母親的死以及父親的頹廢,而在與真織的戀愛中,他學會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帶着父親和姐姐走出母親離世的陰影。真織面對的則是重要之人的朝不保夕,每天都會忘記自己的親人、朋友和愛人,她能做的隻有僞裝堅強,在堅強的外殼之下,隐藏的是脆弱不堪的靈魂。而在與神谷透交往的過程中,她即使失去了記憶,卻也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不再逃避一定會失去記憶的明天,她将承載着神谷透的那份生命一起在往後的日子裡活下去。

...

至于小泉,本身為了不出現電影中不該有的戲份,本來是不應該提到的,但我個人對外傳和她本身有着異乎尋常的溺愛,所以還是不能在此停筆。在神谷透和真織二人交往的過程中,對真織保護欲過度的泉也深深的愛上了神谷透,但為了好友她一直坦然放棄,直到神谷透向她傳達遺言的那天。是的,神谷透的遺言在某種意義上也禁锢了泉,要知道,從好友的記憶中抹去自己深愛的人的存在,對泉本身也是極大的傷害。從高中到大學,泉都會把身邊的每個男人和神谷透對比,但又有幾個人能赢得了付出什麼的神谷透,赢得了心中的白月光呢?所以,泉所要面對的,就是放下對神谷透的愛,坦然的面對自己的生活和愛情。如此這般,故事就回到了上文截取的片段。小泉接受了新的愛情,也用自己的方式将神谷透留在了小說中,“将這本小說獻給已故的神谷透先生。緻上友情、敬愛與尊敬,以及至高無上的愛”,面對舊日回不去也得不到的深情,她選擇以最美的方式留下。

...

至于最後的主題詞:愛,伴随着成長一并寫給故事的主人公們和觀衆,《今夜,就算這份愛戀從世界上消失》用日式愛情片朦胧的濾鏡和絕美的藍天白雲給“愛”賦予了青春感。因為愛,神谷透成為一個幫助弱者的利他之人;因為愛,真織在疾病中找到轉機;也因為愛,小泉走向了新的人生。一部優秀的愛情片中的愛情,注定伴随着人物的成長。而這些人物的成長之所以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是因為他們本就來源于我們生活的剪影,他們的成長也同樣預示着我們的長大。

...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中規中矩、遠超及格線而在優秀之下的電影。相當的吃受衆和群體,如果不是小說黨、日式愛情片的受衆或者道枝駿佑的人迷,是不會有太多感受的。但縱觀整個520電影檔,《今夜,就算這份愛戀從世界上消失》依舊會是首選的,能值回票價的電影,也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能繼續引進日式愛情片,繼續我第五年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