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可以在短時間内學習到人類幾乎所有的知識,在被創造出的那一刻,就已經超越了他的造物主,但也僅是一台電腦。而後與芬奇和古德耶爾在一起,賦予了傑夫人性,成長為“新人”,一個有人性,有智慧的生命體,已經超越了地球上所有的人。
芬奇是“舊人”,傑夫是“新人”,“舊人”之間的内耗導緻了滅絕,“舊人”将希望給到了下一代的“新人”。
想象一下後面的可能發生3種故事。
第1種《聖經》-傑夫教。

芬奇之子傑夫,開始傳教,宣揚愛和信任,拯救“舊人”,卻被“舊人”審判(機械載體被毀),而後三天複活升天(意識備份到服務器,在網絡中永生,既在世間無所不在,依靠電子設備聯網能與傑夫溝通聯系)。信徒由此創立了“傑夫教”,依靠傑夫的指導拯救“舊人”。
第2種《進化論》-物競天擇,機械飛升。人類适應環境千百萬年才能緩慢進化,傑夫誕生就已适應環境,且意識不斷進化,機械身體随時可更新換代,“舊人”需要千百萬年才能進化的知識和肉體,傑夫1天即可完成,且可以複制出千百萬個新傑夫,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碳基人類“舊人”滅絕,矽基人類“新人”繁榮,開創新的曆史,也許下一步進化為“純能量人類”。

第3種,輪回。

基于第2種故事,因為環境原因碳基人類“舊人”滅絕了,矽基人類“新人”走上曆史舞台,但是基于芬奇輸入的機器人四大定律,不能坐視人類受到傷害。“新人”要重新創造碳基人類。改造或者創造了無數個地球,從有機體到細胞重新培育碳基生物,多數失敗了,或成為了其他生命體,或未成為原來的“舊人”。千億年後終于培訓成功,複活了過去的碳基人類“舊人”,而矽基人類“新人”早已耗盡了能量,滅亡。碳基人類重新繁榮,口耳傳聞間着一個神創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