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死:評杜琪峰《殺手三部曲》之二《放逐》
一、關于殺手
普通人總要想着如何活下去,他們對活是有執念的。為了活着就要賺錢,為了賺錢可以放棄除了自己生命之外的一切,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延續下去也會想盡辦法。但是普通人不會搏命,甯願忍耐或者做阿Q。他們要隐忍一切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公平正義之事,他們會安慰自己活下去,一切都會變好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除了家畜,現實世界中可能最慘的就是他們了,因為他們随時都會被社會上的虎豹豺狼吃掉,他們常說好死不如賴活着。普通人是一個向生而死的職業。他們求生得死,賤如蝼蟻。普通的人的每一天都覺得明天會更好,每一頓飯都想着以後會吃到更好的,聊以自慰罷了。
杜琪峰的作品非常執着于描寫殺手。殺手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職業,跟力工沒有什麼區别,以命搏财、以命換命。殺一個不虧本,殺兩個就是賺。殺手的世界不存在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窘境,他們可以殺可以搶;他們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看到他們做事的人反正也活不了;他們不相信世界會變好,也不期待世界變好;快意恩仇,肆意妄為,現實生活中最自由的可能就是他們了,因為他們随時可以用别人的死或者自己的死來結束一切。殺手是一個向死而死的職業。他們求死得死,豪放灑脫。殺手的每一天都是當最後一天過的,每一頓飯都是當最後一頓吃的。
普通人所有的無奈,在殺手世界都不存在。自己死都不在乎的人,你覺得什麼可以難倒他們?普通人可以淪為殺手的獵物,但是殺手永遠不會成為普通人的獵物。殺手站在人類食物鍊的最頂層,富豪對于殺手而言,不是客戶就是待宰肥羊,無論哪種,富豪最後總是要簽出任何面額的支票。
如果我是導演和編劇我也願意寫殺手、拍殺手。有錢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窮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寫普通人的限制太多,哪有寫殺手那麼自由潇灑。殺手基本都是千人一面的,區别在于個人特質和任務内容,生活和工作本身幾乎都是一樣的。寫殺手的愛恨情仇、悲慘身世遠沒有普通人那麼多限制和考慮。
本片是杜琪峰《殺手三部曲》的第二部,距離第一部《槍火》已經過去了7年。本片中的馮先生就跟《槍火》中文哥弟弟阿南一樣,那時候阿南還在考慮怎麼上位,到了本片終于成功上位了,演員也都是任達華。黃秋生、林雪、吳鎮宇、張耀揚其實都是第一部角色的延續,隻是名字不同而已。阿和是張家輝演的,如果換成第一部裡的呂頌賢,就更原汁原味了,僅此遺憾。
杜琪峰的黑幫電影裡,出現最多的不是古惑仔,而是殺手,為什麼?這不是高不高級的問題,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古惑仔是一個邁向成功的創業故事,是通過黑道的做法在求生中追求功成名就,名利雙收,搏出位上高位。殺手卻是一個邁向死亡的毀滅故事,他們不需要而且要躲避名利雙收,他們要的是功成身退、隐姓埋名,他們隻是閻王的手套,是死亡的化身。杜琪峰的三觀更黑暗,越黑暗的才越接近光明,越接近真理。
人無非男人女人,人與人之間無非情和義兩個字。男、女、情、義四個字伴人生生世世、無窮無盡。
天道輪回、因果報應很多導演編劇都在寫,杜琪峰的特點就在于他是從毀滅的視角來拍的,而殺手,是毀滅的使者,是杜琪峰的天使。寫中國殺手的導演中,杜琪峰必須排在第一位。
二、關于放逐
人就是被高于人類的某種力量放逐在人間、放逐在地球上的。人從來都沒有過選擇權,任何看似由自己做出的所謂選擇其實都是别無選擇。人生的選項都是安排好的,選項确定了,人性确定了,個體确定了,那麼結局就沒有意外,沒有偶然,都是必然,都是因果,都是輪回,都是宿命。隻要記住上面的結論,你一定能讀懂杜琪峰。
《放逐》中,有人想殺阿和,為了“義”,有人相救阿和,為了“情”。當情和義碰撞在一起的時候,誰赢?誰赢了都不代表誰更厲害,因為創造情和義的命運才有決定權,赢得隻有命!命中注定阿和得死,所以阿和必須死。那麼人在命運面前能做什麼呢?反抗和掙紮,這雖然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可以讓心裡上好受一些。阿和的四兄弟決定在阿和死之前,和阿和一起兄弟五人齊心協力幹一票大買賣給阿和的家眷留些錢。情和義都有了,情和義也留下了,但是五兄弟都死了,隻是留下了阿和的家眷開始了新的生活。為什麼阿和的家眷能活下來呢?因為創造人的那些高于人類的力量,玩弄我們于股掌,人都死了,他們就沒得玩了,他們總要留下些寵物供他們繼續娛樂。隻有那些有決定權的力量才知道結果,這個結果就是我們渺小人類口中的命。情和義這種東西,那些“神”保留了下來,是因為總要給人一些希望,一些在他們宣判我們死刑前、能暫時活下去的東西。
人的一生,可能什麼都留不下,就仿佛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上一樣。但是,如果命運允許或者說“神”的劇本允許的話,有可能可以留下兩種東西。一種是情和義的故事、另一種就是子嗣的血脈。這就是放逐的輪回故事。有一天,“神”玩膩了,終究一切會歸于湮滅,灰燼都不會有。
我,一個渺小到灰燼的微塵,隻希望在活着的時候,看着杜琪峰的電影——感慨他營造出的情義世界,學習他鏡頭下向死而死的殺手精神——仿佛蝸牛在公路上爬行,短暫留下些轉瞬即逝的淚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