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重溫了一部經典動畫片《龍貓》,當屏幕上溫暖的龍貓再次出現,那個曾經被龍貓治愈過的我,雖然早已長大成人,但依然倍感溫暖。

...

龍貓劇照

1988年,動畫大師宮崎駿和吉蔔力工作室創造出電影中的龍貓形象,一經出現,就風靡全球。“每個人都想有一隻多多羅(TOTORO,龍貓的名字)”,肚皮柔軟,而且可愛又強大的龍貓,成為不少小孩子童年夢想中的守護神。

...

龍貓劇照

“我想要制作一部幸福又溫暖人心的電影。一部讓觀衆看完之後,可以懷着歡喜、輕快的心情返回家門的電影。讓情侶會更加珍惜彼此、父母會深有所感地回想起童年時光……” 宮崎駿在《啟發點》一書中,寫過對《龍貓》的企劃宗旨。他的動畫作品,大多以細膩的筆觸,去展示人與自然的關系,愛與和平的主題,電影中精湛的畫面、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讓其作品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影響深遠。

...

宮崎駿

《龍貓》就是這樣一部簡單而又溫暖的影片。大學教授草壁達郎為了照顧生病的妻子,帶着他的兩個女兒五月、梅搬到了鄉下一所老房子裡。盡管這所舊房子被隔壁男孩稱之為“鬼屋”,并且搖搖欲墜,卻依然阻擋不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神秘世界的渴望。

...

龍貓劇照

爸爸要去上班,還要照顧生病的媽媽。兩個小女孩:姐姐五月獨自照顧妹妹,還要上課,懂事得讓人心疼;妹妹梅獨自一個人在家,淘氣但很勇敢。面對着陌生的環境,小孩子那種勇敢而脆弱,好奇又孤獨的無力感,是每一個經曆過的人都曾有過的童年記憶吧。

...

龍貓劇照

像螞蟻一樣到處亂跑的灰塵精靈,落滿榛子的閣樓,藏在地闆下面通往的森林密道……對于小孩子來說,處處透露着神秘和向往。

屋子旁一棵巨大的香樟樹,像巨大的臂彎,給人以呵護和溫暖,成了姐妹們遊玩的場所。妹妹無意間發現了森林裡背着包裹采集榛子的“小龍貓”、躺在大樹上體型龐大但性格十分溫順的“大龍貓”、以及12條腿能夠飛檐走壁的“龍貓巴士”,這讓孤獨而又無助的姐妹倆感受到了溫暖的陪伴。


...

龍貓劇照

整部影片沒有險象環生的刺激冒險,沒有讓人害怕的反派角色。有的隻是平鋪直叙的溫暖叙述以及緩緩移動的田園風光。“溫暖而強大”的龍貓,肚子可以當軟和的床,“龍貓巴士”眼睛就是車燈,身體随意就能夠開個門,還是包廂軟卧,它們會陪着五月、梅采摘山果子,在院子裡許願,去看望病重的媽媽。天真稚拙的童趣、質樸淳厚的人性,打動了無數觀衆,喚醒了不少成年人塵封已久的兒時回憶。

電影對細節的處理也非常細膩,忙着上班和照顧妻子,爸爸無暇陪伴女兒。在風雨大作的雨夜,為了讓孩子能夠安穩睡個好覺,爸爸編織了無數美好的童話,連他們口中的鬼,都是如此的可愛迷人。

正是有了如此樂觀和積極的生活态度,孩子們的内心才會有溫暖的想象。想象着森林深處大樹的樹洞裡,住着一隻大龍貓,有着柔暖的肚子,能夠帶着他們穿山越嶺,給母親帶去祝福。

...

龍貓劇照

影片無論是畫面、背景音樂還是故事,都十分的治愈,擁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讓人倍感溫暖的一幕,是在大雨滂沱的雨夜,擔心爸爸淋雨,兩個小女孩在公交站等爸爸回家。即使膽小害怕,小月也要裝成大人模樣,去照顧妹妹小梅。那隻憨厚可愛的大龍貓,在雨中逗趣,小月第一次面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卻毫無怯意,主動遞過雨傘給龍貓遮雨。大與小,冷與暖的對比,把龍貓是孩子們孤獨内心保護神的地位烘托得越發強烈。

...

龍貓劇照

《龍貓》秉持着宮崎駿一貫的浪漫主義,雖然波瀾不驚,實際上卻處處透露着對親情、對死亡、對自然的敬畏。導演借病床上媽媽的口道出了無數個童年裡獨立懂事的小孩的心聲:小月懂事得讓人心疼,等出院了要好好的寵愛她們一下。

童年時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小孩子才會堅強懂事。那顆孤獨又敏感的内心,總會幻想着身邊有一隻又一隻暖萌的龍貓,陪伴自己溫暖長大。這也是多年來,宮崎駿的電影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電影版沒有給出媽媽最終去世的悲傷畫面,而是将畫面定格在了醫院的窗口,媽媽收到了小梅坐着龍貓電車,不遠千裡送來的玉米棒,兩個小孩,坐在龍貓電車柔軟的車廂裡,笑得像花兒一樣。

治愈系的“龍貓”,是寫給這個世界的暖心童話,乘着夢的翅膀,誰都可以飛檐走壁。它告訴每一個小孩,不管有多無助,也要保留着做夢的權力,帶着一份純真,去抵擋現實世界的孤獨和荒涼。

...

龍貓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