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電視劇已經圓滿收官,現在終于可以坐下來好好寫一寫觀後感了。《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是我近幾年看過的國産劇中女性題材的天花闆,它不粉飾生活,不美化苦難,而是用客觀冷靜的鏡頭記錄我們的生活。每一個出場人物不論主角配角都非常飽滿,有自己的行為邏輯,不完美所以更有代入感:秀芳媽媽貪吃又愛财,但是她又有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所有人的“夢中情媽”。秀麗媽媽重男輕女,一句“我是為你好”道德綁架孩子,讓孩子恨她又無法輕易逃離,但最後也因為孩子而開始醒悟。安心原來有多驕傲,車禍後就有多狼狽,她放棄大舞團的機會并不是為了愛情而是想讓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若華在外人眼裡是别人家的孩子,聰明美麗善良,偏偏在媽媽嘴裡又醜又笨。常年被媽媽忽視和打壓,造成了她隐忍内斂又自卑擰巴的性格。整部劇裡,若華如何找尋自我,破繭成蝶的命運最讓我揪心。

若華因為從小不被媽媽重視,所以她是懂事的。弟弟車禍出事的時候,她一個人扛下了所有:鼓勵大姨,安慰媽媽,探望表姐,辦理弟弟後事,處理肇事者(這裡的鏡頭語言非常值得細品),她照顧了家裡所有人卻沒有一個人來安慰她。她在大雨中對媽媽哭訴,求媽媽回頭看她一眼,連渴望母愛都那麼卑微,永遠小心翼翼。如果愛人如養花,那若華無疑是在黑暗裡獨自生長的野花,而從沒有沐浴過陽光的人是很難從自身汲取能量的,這也是為什麼若華想逃離原生家庭那麼難。

若華在劇中的三段感情線可以看成是若華成長的三個階段,也是編劇借由若華的不幸告誡觀衆,女性的救贖隻能靠自己,靠愛情或者婚姻都隻是暫時的,并不會得到永遠的幸福。

第一段若華的初戀,這個時候的她還對北京充滿希望,還想要擁有純粹的愛情。但是媽媽的緊迫逼人和不停灌輸的功利思想太恐怖了,她不管怎麼努力掙紮都逃不開,最後的初戀也無疾而終。劇中一直在暗示周凱澤是個海王,無法給若華任何承諾。若華後來又去北京找他的時候,也看到了他對另一個女生用同樣的套路,說明即使沒有媽媽的破壞,他倆最終也不會長久。

這之後若華雖然落荒而逃回到了老家,但她還在努力找尋出路--考公務員(落荒而逃的原因後面通過若華的獨白解釋了,這一段獨白完整看完就能明白若華的痛苦,父母的打壓式教育讓善良的孩子選擇懷疑和犧牲自己)。媽媽窒息的愛讓若華開始出現抑郁症,和弟弟一樣,到了考場就出現頭暈眼花嘔吐的生理反應。考公失敗對若華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這裡開始,她變得更加消極和負面,從原來死也不願去相親變成了“積極配合”,奢望能通過婚姻來擺脫家庭的束縛。這些表現就是抑郁症的麻木,麻痹并不是沒有痛感,清醒的時候反而是更痛苦,直到有一天超過自身承受能力而選擇放棄。劇裡的若華也是如此,她放棄了善良溫柔的若華,變成和秀麗一樣毒舌,給自己築起了一道牆,不讓别人接近,同時也把自己困在了裡面。

我想如果相親遇到的是一個普通人,也許若華會嫁給他,在沒有愛的日子裡慢慢麻痹忘記自己。但是編劇希望若華明白用婚姻來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安排她遇到本劇最渣的李忠。不得不說導演太會拍了,兩人的遇見有多麼文藝後來的拆穿就有多諷刺。還有若華和劉經緯在浴室的那段拉扯也很絕,這是若華滑下深淵前的試探,還好劉經緯最後保護了若華的尊嚴。

我一開始看預告也猜到最後的結局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但同時又害怕編劇“洗白”秀麗,強行大團圓。還好編劇穩定發揮,最後借由弟弟的視頻讓秀麗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秀麗最後“替女出嫁”太6了,即符合癫媽的人設,也給母女二人的階段性和解提供了台階。若華在媽媽的堅持下,終于走出了陰影,重新回到北京打拼,找回了自我,至此完成了屬于若華的成長。

抗争了很久的母女二人當然不會輕易就放下心結,但是北京到老家的距離終于讓彼此有了喘息的機會,去過好自己的人生。她們還需要很長時間去學習如何相處,但是思念會有決堤的一天。即便很久沒有聯系,若華最後在電話裡哭着說“媽,我想你了”就是彼此依舊想念的證明。

縱觀若華的成長線,她不是爽文,也不是童話,她是血淋淋的現實,是千千萬萬的正在經曆或者曾經經曆過原生家庭不幸的若華們的故事。她們是勇敢的,有想要打破牢籠追求自由的韌勁,但同時她們也是軟弱的,被生活打擊的時候也想退縮和逃避。原生家庭不是一時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濕,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人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有時候努力也未必會有結果。但如果我們的人生注定要奔跑下去的話,那就讓我們擦幹眼淚,爬起來繼續奔跑吧。雖然前面未必是一片坦途,未來還會有傷心難過的時候,但願我們和若華一樣,擁有了愛自己的能力,和若華一樣去奔跑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吧!

‐----------------------原評論分割線----------------------

太好看了,是我看過的國産女性題材裡最棒的,真正的女性題材作品!你以為的瘋狂隻不過是現實的縮影罷了。現實生活裡有太多太多若華和秀麗,希望若華們可以最終掙脫命運的牢籠,得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