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大概是个作家,平时就喜欢在小酒馆寻找灵感。
但是,时间久了,他就听见小酒馆的服务员在背后议论自己,说这家伙是不是不正常啊。
男人听了也很奇怪,自己坐这边,又不是没给钱,虽然有时候黑咖啡能被自己啜成卡布奇诺,但和“不正常”也扯不上啥关系吧。

这么一看,男人哪里还有心思写作啊,每天到小酒馆,完全变成了“正常人”,这下,酒馆服务员也不再在背后议论了。

当这个问题,最后被归纳出“身体等级制度”被残酷颠覆时,完全摆脱了“下流”的层次,完全上升到一个“可以讨论”的范畴。
在男人讲这个故事时,是没有女人参与的。
随着男人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女人参与进来,或许,也同时解决了男人的第二个“问题”。

因为,此时男人成功偷换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女人吸引男人的,究竟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
偷窥,成为了对“内在”的探视。
遮遮掩掩,如何直击灵魂?

此时,听故事的女人们,已经完全没有可能表达“反对”了。
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吸引”人呢,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女人为了表示“上流”,甚至愿意当场表演一下给男人看看。

女人,最后为了表示,偷窥没有问题,已经开始觉得也可以试试看看男人,看看“观鸟”过后,是不是对男人的容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放心,接下来的24分钟,换了个男人,继续这个话题。
接下来的这位,台词几乎和上一个男人一模一样。
这电影,确实很考验两位“男人”的台词功底。

或许,这就是“艺术”产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