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愛奇藝可以說全面拉胯。
就劇來說,年初的【繁花】到年中的【慶餘年】第二季和【玫瑰的故事】都是騰訊播出,簡直是被吊打。
而把保留綜藝【喜劇大賽】已經快要做出ip之後又被騰訊截胡,簡直不可思議。
從最初的【奇葩說】到後來的【樂隊的夏天】再到如今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米未和愛奇藝的綁定程度之深可想而知。
但是明明就是三喜的綜藝怎麼偏偏變成了【喜人奇妙夜】呢?想不通。
是因為愛奇藝給出的支持力度太低了麼?還是說騰訊視頻财大氣粗直接用錢給砸下來了呢?要知道,笑果出事之後,騰訊對于喜劇的布局想要把米未收進版圖也猶未可知啊。
就像當初的脫口秀一樣,先是合作,再是控股,後面就直接收編了。
馬東應該也是考慮到這一點了,但是主動權這塊,也就是核心的内容制作應該絕對不會放手,真的不想看到當初什麼都敢說的脫口秀最後變成什麼都說不成了,那樣的話,就太令人難過了。
如果總結下來我尋思着估計也就兩個方面的原因讓喜劇大賽變成了喜人奇妙夜。
一是愛奇藝作為大平台的驕傲和自信以及高姿态,覺得與米未綁定合作如此之深,肯定不會跑票,以緻于雙方談條件的時候肯定出現了偏差。
另一方面估計就是騰訊給太多。
其實兩者都是一個意思,利益罷了。
雖說怪不了誰,但是我覺得愛奇藝方面和米未對接的負責人可以辭職了。
以上主要是是一些主觀的片面分析和看法,接下來說下作品。
改了名字其實花了一些時間去适應,所以看前幾個作品的時候沒怎麼笑,尤其開場時候那段漫長的尴尬的表現形式直接讓我腳趾扣地,還有增加了金靖和宋木子兩個可有可無還有些聒噪的主持人聽得很不習慣。
但一想到,他倆現在都是米未的。好吧,理解。
我是看到【年終大獎】這個作品的時候開始笑的,其實作品很像樣闆戲,但是它的優勢是能夠輕易共情,再加上演的也不錯,所以拿到了高分和認可。
接着就是量子力學的【小品的世界】,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是在緻敬,反而嘲諷拉滿,又恰恰是這種嘲諷和現在的我們剛好想要聽見不一樣的東西形成了完美的共鳴。所以有人看哭了,也有人看笑了,更多人看到了作品之外的東西,成長和親情。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作品好,是因為它不但好笑,還有深度,并且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至于什麼包餃子之類的煽情就全部見鬼去吧。
另一個想提得作品是又一輪的【斷片山】。
這個作品的高明之處是邏輯形成了閉環,然後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驚豔之感。第二是攀登插旗的精神,像是西西弗斯推石頭一般,一種純粹的,傻傻的堅持,投射到了很多為了夢想而努力的人身上。第三是與組合名字的天然契合,看過喜劇大賽的都知道這哥倆一路走來并不容易,可能真的是名字沒取好以緻于前兩屆都很快被淘汰了,但是又一輪的定義不單單是一輪遊也可以是一輪又一輪到底啊。
最後,怎麼說呢,喜劇節目而言,就算被罵,但是仍舊好于世面太多同類型節目了,珍惜着看吧,各位。
【喜3也好,喜人奇妙夜也罷,不過換了一個名字,且看且珍惜吧。】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更緊湊的節奏!更高燃的場面!更還原的人物!】
如果說第一季還原度最高的角色是王也,那麼這一季還原度最高的當屬肖自在!想從還原度來聊下這一季的可看度。第一季的時候,無論是張楚岚和馮寶寶,還是風沙燕和諸葛青,以及其他很多角色都沒抵過龐大原創黨的口誅筆伐。印象中唯一能夠幸免于難的似乎 ...
【開年驚喜之作,四星好評。】
我發現電視劇裡一個有趣的現象,咖一多,準翻車。反倒是那些名氣不大,演技合格的“小演員”一旦得到機會,反而會超常發揮。【錦囊妙錄】是典型的後者。除了男女主角胡冰卿和翟子路有點名氣,其他配角叫的出名字的很少,但名氣不大往往意味着必須要演 ...
【不太行,開局暴露的毒點大于接下來的期待!】
第一集上頭,第二集下頭,第三集,直接原地裂開!1,追兇大于推理的對峙。這部懸疑劇的懸疑度并不高明,相反,從開篇就直接點出了好壞陣營,不僅觀衆是上帝視角,就連對峙的雙方,全都心知肚明。一方殺人要逃,一方緝兇在追,全程緊張刺激,高燃在線 ...
【哇哦!好尴尬!】
開頭暴擊,小腦萎縮了三下,被成功勸退!第一下:小舞和胡列娜貼臉開大。就是字面意思,兩個妹子,大眼瞪大眼,想要瞪死對方,再加一些花裡胡哨的特效,講真,很久沒見過這麼“炸裂”的打鬥場景了。第二下:兩支隊伍PK特麼是個回合制遊戲。你能想象 ...
【太爛了!令人發指的那種!】
如果這樣的電影都能掙到錢,真的是天理難容!太特麼爛了。你甚至最先吐槽的都不是這玩一樣的劇情,而在這狗屎的劇情之上,還有讓人破口大罵的陰間濾鏡和電影鏡頭。不對。我甚至覺得絕大部分時刻,這哪是什麼電影鏡頭,看着看着,我曾一度以為,我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