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过两部片子,其实看之前都没有提前了解,看后却觉得就故事和人物本身来说还是有一些共性,完全是机缘巧合了。首先,不得不说《海边的曼切斯特》对悲伤的表达真的很独特,全片充满了压抑与克制,对于以往电影里压抑铺垫直至高潮爆发的表演方式来说,这真的是一次超越,印象中看过的对于情绪的拿捏完全靠细节取胜的电影除了《撞车》就是《巴别塔》了,一个灵魂已支离破碎的男人,带着无法抹去的愧疚与悲伤,逃离这个小镇,却又因为珍爱的哥哥的去世、尚未成年的侄子又回到这个梦魇之地,他试图去找工作,在别人邀请他共进晚餐那一刻也犹豫过,但终究还是回不去了,破碎的灵魂无法拼凑,当侄子失望的问他:你为什么就不能留下来呢?为什么一定要走?他说:I can't beat it……I can't beat it,这是我认为全片对于悲痛的表达最到位的一幕了,没有嘶吼,没有泪水,只有绝望……影片结尾,并没有像以往的类型片一样给人以希望,他把侄子寄养到好友家,自己还是一无反顾的离开了小镇,曼切斯特的天空一如几年前那样灰沉……到了《一念无明》同样是一个关于悲伤的故事,悲伤的源头也同样是一个错念而带给了亲人致命的伤害,但也许是导演年轻吧,电影语言还是稚嫩,特别是台词,更显苍白无力,动辄就是泪水与哭喊,其实余文乐已经很用心了,但还是败给了剧本,父亲的角色就更单薄,年轻时抛妻弃子,中年觉醒回来拯救被生活所压垮的儿子,全片最出彩的竟然是那个同住在出租屋,被妈妈给予超负荷厚望的男孩,那幕在天台捧着番茄盆栽,自言自语说:你要努力,你要向上流动啊!才让我找到了点港片本土味的怀旧感,这才是香港底层人的草根写照啊,希望香港年轻代导演有一天也能接我女神许胺华的衣钵,拍出《天水围》那样好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