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電影市場,最大的“票房赢家”,大概率是《誤殺2》。

它的前作《誤殺》,将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搬到泰國的文化語境下。一個影迷父親,靠電影知識作案,肩負起維系自身家庭安危的責任。這個故事被加之以更加濃烈的“階層鬥法”叙事:分屬底層與上流的兩個家庭,因一起“誤殺”展開對抗,甚至由此引發了集體的暴動事件。

當年《誤殺》能“爆”,很大程度上源于這套“鬥法”叙事的加成。在“泰國、中國不分”的虛拟架空時空中,影片消解了跨文化翻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推理元素的“枝蔓”環環相扣,肖央、陳沖與譚卓的表演到位,以及國内語境下做不出的表達尺度,想不“爆”也是蠻難的。

...

而續集《誤殺2》,則是在這個思路下“換湯不換藥”的最新産物。

影片改編自卡薩維蒂的兒子導演的好萊塢犯罪電影《迫在眉梢》(John Q)。原先的故事,聚焦于一個底層工人家庭。這個家庭裡9歲的兒子,在一場意外之後,被發現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需要進行心髒移植手術。

...
《迫在眉梢》

然而,高昂的手術費用遠遠超過了他的醫療保險範圍。這對父母在走訪的過程中,才發現美國的醫療保險體系有着各個方面的bug。這些bug是醫保體系故意為之,以此阻攔窮人看病的機會。相關的公務員面對“人命”,也是淡漠的,毫不作為。

由此,當一個窮人生病時,就會發現自己一直繳納的醫保,将從一套社會保障體系“改頭換面”為一套資本剝削體系。

在溝通未果後,醫院主管決定把這個男孩從等待移植者的名單中剔除。此舉激怒了丹澤爾·華盛頓飾演的父親。他隻能選擇憤然持槍闖入醫院的急診室,綁架醫護人員和病人,要求院方把兒子重新放回到名單中,并給予動手術的機會。

...

相較之下,《誤殺2》的劇情則多了一層設定。

肖央演的父親林日朗,被改寫為一個小編劇,延續了前作“愛看電影、編故事”的人設。與此同時,他們的孩子也沒有被名單剔除,隻是被告知:一旦手術費沒有及時到位,那麼,哪怕有合适的心髒,也會遭到“順延”。夫婦倆努力湊錢,然而當匹配的心髒終于等到的時候,這顆心髒卻被位高權重的家庭半道劫走了。即使他們的兒子在名單上,即使他們找高利貸借了錢,照樣沒用。

電影的重點也随之改變。原作《迫在眉梢》更側重的,是表現醫保體系割裂出的情感與法理之間的沖突。而《誤殺2》中,醫保體系的無用,隻是電影中的一小段“插曲”。位高權重的大反派直到結尾才出場,大多數時候隻是不可說的權勢的“在場”。

...

這讓《誤殺2》延展出了另一個層面的懸疑性:心髒到底是被誰搶走的?“黑幕”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如何與警方、市政部門層層鬥法?在這些問題的背後,《誤殺2》繼承了《誤殺》有如“萬金油”般的内核。影片的核心,被扯到了底層家庭與權力家庭之間的對抗,以及階層之間殘酷的現實鴻溝。

這種繼承關系是笃定的,在電影大多數時刻也“有理有據”,能調動觀衆對于小人物的共情。這是《誤殺2》的優點——相比前作,它的情感濃度更強。此外,雖然被剝離了推理元素,但電影的叙事仍能走出大量的反轉走向,“平地起高樓”般的植入社會議題,并保持在一個較快的節奏。

然而,在影片正式上映後,顯而易見的是,大衆對于它的評價遠遠不如前作,評分即将“不及格”。原因無非是兩點:相比前作,《誤殺2》的“鬥法”并沒有真正的推理與懸疑色彩,它的謎面和謎底,都近乎于直給或者靠煽情掩蓋,脫離了前作出彩的推理環節,并且擁有邏輯錯漏之處。相比翻拍的原作,它顯然沒有達成原作的社會高度。

第一點很好理解,況且在國内院線片的環境下,談它推理的細節層面,倒是也沒有多大的必要。第二點,倒是這部電影的關鍵問題所在。它沿襲第一部的主題,繼續去在架空的環境裡做出“階層鬥法”的議題,甚至在結尾也照樣使用了“集體暴動事件”進行收束。

...

一部續集電影,與首部進行雷同、重複、如“萬金油”般的社會讨論,并因此而遮蓋掉原作的核心亮點,即對于醫保體系細節性的探讨,這是否是有價值的?

當這個問題被問出來,相信即使是在看《誤殺2》時受到情感震撼的觀衆,都不免在心理犯嘀咕:實際上,這個翻拍丢掉了原作最寶貴的東西。

甚至可以說,誤殺系列IP就是一個以“萬金油”為特色的IP。所謂的“萬金油”,意思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哪裡能用塗哪裡”。

一方面,《誤殺》系列IP連續兩次打的“翻拍牌”,都是選擇了原作8分甚至8.5分左右的“超高分藍本”。這些藍本影片的藝術性并不一定多高,但作為商業類型片,是達到了市場檢驗的專業标準的。

《誤殺瞞天記》、《迫在眉梢》在國内、外都已經取得了優異的口碑,而且也被中國的小面積影迷觀衆所認可。因此,把它們搬到泰國,以充足的預算、較好的演員陣容、靠譜的制作團隊,去運作這個項目,再加些文化語境的改動、分鏡的調整,項目基本就能得以成立。

...
《迫在眉梢》

另一方面,《誤殺》系列IP連續兩次使用的同個内核,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階層對抗。無論故事怎麼開始,無論原作要對社會具體的醫保體系做哪些問詢,這些都被簡單帶過。《誤殺2》更重要的,顯然是制造那些已經在電影史上被反複書寫幾千次的“公權力”所帶來的“黑幕”,對反派人物進行質疑與最後的審判。

這些高強度刺激性的情節,看似讓《誤殺2》在立意上顯得比原作更為深刻。但實際上,看完電影後再緩一天,你就會發覺:影片中的位高權重者,其形象塑造是一種老掉牙的陳詞。他們當着惡人,做着惡事,最後被善良擊敗,被群衆颠覆,結果呢?觀衆無非是被親情的偉大、階層的不公,這些“大而化之”、“四海皆準”的議題所圍繞。

...

雖然《迫在眉梢》并不是一部多麼水準高超的影片,但觀衆認可的,或者說它非常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沒有塑造這種罪大惡極、搶窮人心髒的“惡人大反派”。這部電影是把現代社會整體結構中的一小塊醫保制度,作為反派。美國醫保體系中具體細節的缺失、具體人員的不負責、具體規則的不完善,這些是原作讨論的東西。借助醫保體系的具體細節問題,觀衆可以在看電影時繼續延展的,是我們交稅、上醫保、或者上其他保險,能否保障我們自身的權利。這些問題都不是假、大、空的,而是具體問題。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誤殺2》拍得還是不錯的,但不夠好。因為它将問題推給了又一個“大反派”,又一場“階層對抗”。而且生怕的是,将來第三部,它可能還會再來這樣一套。隻能說,希望下一部《誤殺3》,别再繼續“萬金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