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我的視角,不代表任何觀點,也不代表我在讨論他人的觀點。以我的立場并非我自大妄為,而是我尊重、理解任何人相同或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時我隻了解自己的情況和因素,所以我隻能自我反思、自我剖析。)

27歲之前,我似乎除了睡覺,都沒怎麼自己和自己認真相處過。沒日沒夜、不知疲倦地積極于各種有效無效的社交活動。

來到日本後,也許是地理上的距離,使得我與原先許多人的聯系大量減少,甚至漸而漸之久時間未聯系,都不知道見面該聊什麼了。

婚後又經曆過幾個階段的分歧,主要是有孩子之前和有孩子之後。不知不覺我形成了享受孤獨、熱愛獨處的習慣。

隻要有機會,我會花大量的時間一個人泡在書房或是公園裡,看書、看劇、學習想學習的知識、收拾房間等等,總之就是一個人做事的時間和空間成了我的生活必需品。

也因此,在婚姻上的一些分歧,也常常讓我陷入深度思考:我是不是不适合結婚?

有孩子之前,我們互相配合着對方的喜好去接受自己并不那麼喜歡的東西,同時我們又有時間恢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世界,矛盾還不那麼激烈。

而有了孩子之後,我們之間的共同時間和個人時間大部分都圍繞着孩子,孩子的身軀遮住了我們大部分的視線。而僅有的個人時間,又不得不處理各自的負能量,稍有不慎,小摩擦就升級為互揭瘡疤,大家都疼,但當下隻想讓對方趕快“認輸”。

兩個人三個人或是更多人,有時候真的好麻煩。

明明大家都很疲憊,又不得不擠在一個共同空間中,同時還要保持所謂的良好氣氛;明明大家想吃的東西不一樣,但總是有人不得不接受不喜歡的食物;明明不想去的地方又得配合其他人非去不可,甚至在内心中說服自己「這樣對一家人好」。難道我們各自不是一家人的一部分嗎?非要事無巨細都搞犧牲某個人成全其他人的政治正确嗎?

我和妻子的不合拍真的在好多方面。

她喜歡吃鹹辣臭重口味面食類的食物,然後讨厭我愛吃的(這個臭可能是我的偏見,她覺得香),我喜歡甜清單米飯類食物,同時讨厭她愛吃的,而且我食量很大胃口很好,她連這個都鄙視我;

她喜歡看日綜日劇。我不喜歡看全世界的綜藝節目、她喜歡的日劇幾乎我都不喜歡,我喜歡的她也完全沒有興趣點。甚至之前有一次她邀請我看她非常喜歡的動畫,看完我搖搖頭說好無聊她生氣了。同樣,我熱衷的她也常常搖搖頭表示無感;

我喜歡看各種書,每次看到好看的書都會在她面前眉飛色舞說上一大堆,甚至有時候我會做長達數年的宏觀閱讀計劃和她“炫耀”,她完全無感,我總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而她常常給我轉發社交媒體上的這個那個,我也常常表示無感。甚至惡語相向:還不如看本書;

甚至一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我們也是互相排斥的。呵,所以,如果有人和我讨論另一半的标準,我是絕對不會說「三觀一緻」的。甚至有人表示不婚不育,我都會誇他(她)冷靜理智,一個人有什麼不好?避免了婚後、育後的麻煩與後悔。一個人生活而感到後悔在現實中其實沒有什麼會改變的,而生命中一下多了幾個人,那種改變不是調個頭轉個彎那麼簡單的。

總之,我們之間的不同,很多時候不是不一樣這麼簡單,而是完全相反。

昨天我一個人在公園的林道中漫步,仿佛回到久違的有孩子之前,好自在,好輕松。

又想了想,其實,妻子也和我一樣吧,她一個人的時候也是這麼輕松自在吧。

後知後覺,我們之間的共同點可能并不是在具體的事上。也許?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一樣的人?

我們喜歡各自幹各自的事,特别擅長一個人做事,比如一個人吃飯、看電影、逛街逛超市等等。她從大學就常常一個人,而我是在近幾年開始享受一個人;

我們都不愛管别人的事,也不喜歡讨論、議論他人的事,常常适當的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并不是說刻意與人疏遠,而是希望人與人之間、朋友、家人之間的關系是自然而然随着時間和交流、共鳴的積累沉澱形成的。所以我們在社交上都是很慢熱的人,還有點社交恐懼。);

我們在金錢的态度上也很合拍。

我們都愛錢,但為了共同更大、對人生更深遠影響的财務目标,我們踐行着10年期以上的延遲享受。同時很反感以金錢來評價人和事。我們幾乎不消費商品品牌,她怎麼想我不清楚,但我一直覺得有足夠的錢,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買斷我自由的工作時間,而非提高物質生活和毫無意義的面子工程。

我們對當前的物質生活已經很滿足了,即便永遠都不升級保持現狀我們也覺得很滿意知足。

我不知道這些算不算是「戰略上的趨同、戰術上的分歧」?

那麼問題發展到:這世界上是否存在戰略與戰術都一緻的兩個人?

我覺得這是個哲學問題:這世界會不會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總之,我覺得不會有。即便再高明的仿制、複制、克隆,其結果依然是1、2的關系,而非1、1。

所以,比起離婚,我更害怕結婚。當然,在我還無所畏懼的時候就結婚了,所以我指的是,如果我離婚了,我不會想再結婚,甚至戀愛我不想要。(未來我應該也不會對女兒感情過度幹涉,首先有些核心問題是我們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而非多年後的那一刻形成的;其次,晚婚不代表更成熟更理智,但起碼對自己的認識可能會多一些,讨厭的東西更明确一些。同時生不生孩子不是必要的,甚至結婚對象的性别我覺得也不重要。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更重要。所以,僅僅是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我覺得就很贊。)不是我在這段婚姻中有什麼陰影,而是我覺得我有很多不合群的特質,影響了親密關系;以及雙方過度的幹涉對方的個人世界,互不讓步,感到疲憊。

同時,結婚後離開原生家庭同居了5年,期間通過大大小小的摩擦,我才慢慢開始一點點了解到她、開始理解她。而要做到真正的「懂」另一個人,這是一生在不斷挑戰、變化與積累的修行。

就像有了孩子一樣,當我從以自己世界為中心轉為以她為世界中心的時候,我拼盡了全力,記錄、觀察、思考着她從0到1的變化。說得鄭重一些,這是以我生命、自由為代價的人生相遇,如果我不夠認可與熱愛,那麼孩子和我的人生都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一團糟。這也是我抗拒二胎的大原因之一:我幾乎要用我所有的世界去守護、陪伴我的孩子,我的能量有限,一個就夠了。(當然如果是多胞胎,那或許在一開始我的能量上限就會提升到多個孩子的狀态,隻是我現在适應了有一個孩子的狀态,無法适應再多一個。同時我一直很在意我自己是否擅自主張決定了我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這個問題,留着我快離開這個世界再問女兒吧。)

夫妻的關系因為孩子的原因,常常被我們忽視。其實,這是比親子關系、甚至父母關系更重要的關系。這一段可能有點反傳統,特别是東亞儒家文化之中。我是一個不追求「孝道」的人,我不會要求我的孩子對我孝順,我希望我們将來的關系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而不是血緣關系。同樣我也是這麼做。(不要因此造成各種家庭關系的非理性攀比,而是分開、區别對待,而非掉水裡先救誰這種弱智的論資排輩的比較。)

回到夫妻關系上,現代社會的夫妻關系多數都是毫無血緣關系的人與人組合,但在理想的情況下又可能是相互陪伴最長的人。不處理好兩個人的關系、不處理好孩子父母的關系、不處理好兩家老人孩子之間的關系,這個家從何談起?而這所有的關系交集,就是夫妻關系,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所以每一次的吵架,幾乎都會令我陷入難以忍耐的黑洞。雖然我覺得活着挺好的,但我也有在大腦模拟過死去會是什麼感覺。我不想用我還有許多家庭責任種種社會關系和社會活動來綁架我的人生觀,我隻想找到能讓我真正有活着的感覺的方向。但似乎我找不到這種純粹活着的方向,不得不承認,我無法脫離家人朋友的社會關系。而結了婚之後,身邊的所有關系似乎都和家庭關系(夫妻關系)形成了正相關的聯系與交集。比如,我們吵架被老人知道會影響我們和老人的關系、孩子會因為我們不和諧的氣氛表現出一些反常的狀态等等。(出軌、外遇、異性暧昧這些卻和夫妻關系成負相關。)

這令我不得不從琢磨生死(古代希臘哲學問題:being)回到現實中,重新認識與學習夫妻關系。

自認為我花了5年的時間,對妻子開始有了一些些了解,但要做到很理解還遠遠不足。有時候也不是我完全不理解,如果隻是朋友,我想我會處理的更好一些。隻是更親密的關系使我時常會表現出更多控制欲。其實我也讨厭這種控制欲,因為我自己也不喜歡被人強制建議,哪怕是我最親密的人。

5年時間,好的時候真的很好,吵起來也吵得精疲力盡,回頭再看都不過是一堆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當下非要争得面紅耳赤,想想就覺得幼稚、荒謬。好在,即便在不考慮孩子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繼續在一起。我也說不清其中的緣由,也不敢說未來就一定如何如何。

仔細想想,我們應該在某些方面上還算得上是同類人吧。都喜歡一個人做事、喜歡獨處,有時候不希望被打擾,至于互不相同的部分,可能一句:let it go ~ 就可以解決。因為我們其實誰也不想管太多對方的閑事,搞砸就搞砸了呗,誰不會搞砸點什麼事?

反而我在獨處的時候還常常念着對方的好,沉浸在自我感動之中。而過度幹涉到她的世界卻常常适得其反,滿是失望:“我都是為了你好,為什麼得到這樣的反饋?”嚴重時甚至演變為自我的道德綁架:我的真心未得到應有的回報。滋生厭世情緒。

我對自己的夫妻關系談不上樂觀,也說不上悲觀,但我們确實一起走過了許多風風雨雨,相互磨合,我變成像她的人,她也像我,但我們又固執着堅持着自己的自己,特别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守護孩子、家庭、夫妻關系,其實我們還在守護着我們僅存的與任何人無關的小小世界。

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向外人描述這個隻有一個人、容不下多一個人的世界。

這應該就是享受獨處的浪漫主義情懷吧。

就像剛剛流逝的數個小時,我看完了這部電視劇,聽着喜歡的音樂,在電腦屏幕上打出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