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又又一次被“青春”感動的一塌糊塗

十月有一位被考試摧殘的失去所有快樂的倒黴蛋,國慶檔有一部被主旋律電影浪潮淹沒的倒黴蛋。

當立志成為一條鹹魚卻不得不撲騰着旋轉跳躍的倒黴蛋,遇到這部努力翻滾終于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裡蕩起了小波浪的“倒黴蛋”。

“砰”,水花四濺。

世界安靜了下來,我也安靜了下來,兩個月來的焦躁和煩悶,被電影裡的大海、藍天和陽光洗刷幹淨。

電影《五個撲水的少年》,在神仙打架的國慶檔,頂着“改編”和“青春片”兩個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标簽,靠着少得不能再少的排片量,硬生生打出了不錯的口碑。

盡管我是沖着朋友口中“年輕的肉體”打開的電影,畢竟誰能拒絕滿屏白花花的小鮮肉。

卻沒想到又一次被“青春”感動的一塌糊塗。

果然,對于和“青春”的碰撞,我永遠沒有抵抗力。

...

我很普通,但我也想證明自己。

電影講述了某所海濱城市的高中,五個少年陰差陽錯加入學校花樣遊泳隊,為了心中重燃的熱血,少年們決定一起迎接這場“男子花樣遊泳”的青春反擊戰的故事。

一個字“俗”,沒有讓人打開的欲望,但先别急着放棄。

我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簡介-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的高中學生“張偉”,和同學們一起,迎接“天大”的挑戰,鼓起“莫大”的勇氣,付出“巨大”的努力,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青春時光裡的高光時刻。

主人公是張偉,是全國十三億人中重名率最高的“張偉”,也是全國三千萬高中生中最普通的一個“張偉”。家庭普普通通,成績普普通通,性格普普通通,他渾身上下隻刻了四個大字“普普通通”。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他從未被“期待”。

“張偉”,是你,也是我。

因為太過普通,性格綿軟,張偉被任命為“本應該是女子花樣遊泳卻因為聽錯領導講話而設立的男子花樣遊泳隊”的隊長。

這是他不長的人生裡,寥寥無幾的“被寄予期待“的時刻。

所以哪怕花樣遊泳隊的負責老師受傷住院,哪怕訓練的泳池被更重視的遊泳隊占用,哪怕被“騙子教練”騙得頭破血流,哪怕家長因為耽誤學習而反對,哪怕學校最終解散了花樣遊泳隊。

他也想,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并非一無是處,哪怕隻有一次,哪怕在以後的時光裡回想起來,不過是“芝麻大的插曲”,也沒關系。

也前所未有的重要。

他帶着自己的夥伴,五個少年,盡管沒有那麼熱愛花遊,盡管不知道學會花遊有什麼用,盡管他們痛哭流涕,也筋疲力盡,盡管他們懷疑自己,卻義無反顧,就向着一個方向,倔強的,頭也不回的沖上去。

平淡無奇的青春,在一場高中女子花樣遊泳比賽的表演賽上閃耀了青春的輝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我啊,普通如我,也會在某一時刻,閃閃發光。

故事的結尾,他們隻是收獲了一枚最小的“參與獎”獎杯,沒有創造奇迹,也沒有改變自己,他們會回到自己的軌道,繼續過自己普通的生活。

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好像又有什麼被改變了。

“我們隻被自己定義。”他們在一場倉皇的青春裡,學會了如何定義自己。

...

一場成年人已經失去而又“渴望”的青春

有評論稱《五個撲水的少年》是“最真實的青春”,我卻認為它是“最期待的青春”。

因為我們都是張偉,但我們并不都是“張偉”。

大多數少年,一樣普通,卻從來沒有過高光時刻。

回想我的高中生活,隻有六點鐘的太陽,十一點的路燈,擁擠沉悶的大教室,寫也寫不完的試卷,和與我一樣思想混沌的同學們。那時候,覺得青春和“戀愛”有關,擁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應該是青春的主旋律,後來卻發現,“戀愛”隻是青春的調味劑。

後來,少年們慢慢長大,他們會認識更多的人,遇到更多的事,讀更多的書。

他們再回頭看看自己的青春,會慢慢覺得“青春”可能有憾。

在最勇敢的年齡,從未創造奇迹;在最可能的年齡,從未擁有夢想,在最懵懂的年齡,卻從未想過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電影裡最後寫道:

其實,那天的陽光沒有那麼燦爛,我也沒有翻到三十七周半。那又怎樣呢?不是隻有驚天動地的才叫輝煌。我們隻是想,再多點勇氣,再多點信念,再多點對自己想象的空間,好決定我們終将成為什麼樣的大人。電影《五個撲水的少年》

人的青春隻有一次,少年時太過懵懂,我們一無所知的走過青春,逐漸成為有經驗的成年人,也成為失去青春的成年人。

我們大抵如此。

所以“有所期待和被期待的青春”,應該是成年人“最期待的青春”。

我們渴望回到青春,找到應該最勇敢的自己,應該擁有最多可能性的自己,應該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的自己,然後告訴他,“你是我所有的期待。去做一場夢吧,撲一場空,哪怕注定普通,也要仰望那片星空。”

其實即使我們的青春,有過放肆,有過呐喊,也有過一霎那的高光,我們可能還是會成為一個普通人。

但是我們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想成為的普通的自己。

《五個撲水的少年》,是成年人的一場美夢。

...

即使平庸,我們也要繼續追夢。

我少年時候常常寫日記,探究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工作後讀了幾本書,才發現最重要的應該是,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然而時過境遷,已經失去了成為“想要成為的人”的機會。

做普通的工作,成為普通的人,過着普通的生活。不想努力,也不夠勇敢,沒有辦法回到讀書時代,再去追尋一個飄渺的夢想。也沒有勇氣抛棄所有重新開始,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理想。

我逐漸成為一顆黯淡的珠子,被“溫水煮青蛙”的生活俘虜。

最近過的并不快樂,害怕自己被生活抛下,又害怕自己放棄自己。所以一邊痛苦的準備考試,另一邊又煎熬的自我放縱。之前打開的《蘇東坡》一直沒有看完,耽美小說卻看了一大筐,考試的題刷的稀裡糊塗,辯解的借口說的自己都要相信。

我甘願做一個疲憊的大人,有點笨拙,還有點煩惱。

考完試的下午,一覺睡到傍晚,浮躁的心緒不适合接續兩個月前斷下的讀書,便打開電視,看到了青春裡的五個少年。

那個夏天的中午,陽光刺眼,遊泳池裡,水花飛濺,一群少年閃閃發光。

我們狼狽得屁滾尿流,卻依然能夠張開雙手擁抱自己。電影《五個撲水的少年》

少年人熱切的青春,就像雨後的一場彩虹,輕柔的洗刷掉成年人身上的灰塵,短暫的照亮心底幹涸的枯井。

這是青春的力量!

熱切的,勇敢的,拼搏的,和充滿無限可能的青春。

突然覺得自己又可了!

即使我們已經平庸,但我們仍然可以盡力去追尋想成為的自己!成年人也有權利,奔向無數種可能的未來。

永遠是少年。

哪怕隻有一天,隻有一刻,隻有當下一秒。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理想主義者,想做個固執的孩子,守住自己理想的童話,我将世界分成黑和白,喜歡和不喜歡,再把醜陋藏在陰影裡,堅持面向溫暖的陽光。

趁着生活和心态還過得去,誰又能說不可以呐?

泡了一壺茶,久違的點上一炷沉香,貓枕在我的胳膊上咕噜咕噜睡得正酣,我正在做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寫這篇文章。

這是我想成為的自己。

...

猛吸一口“青春”的歐氣!

世上這麼多人,哪怕被淹沒在人海裡,偶爾也要覺得自己可以與衆不同。

自己也與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