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安導,懂我們“中年少女”愛看什麼哈哈,全劇氛圍感拉滿。

演員和人物契合度很高,故事内核很穩。

一些邏輯問題就不分析了,從情感角度簡單說說這部劇給我的感受。

01.黑夜中的他

男主李靳嶼的身世有些複雜。

最愛他的爸爸因他去世,媽媽對他恨之入骨。他從小被奶奶帶回小漁村,一躲就是十幾年。

他以為自己這一生會平靜地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地方度過,所以他開始與整個世界劃開界限。

直到某然的一天,他與在大城市拼搏受挫、決定在老家待一陣子的女主相遇。

雙方一見鐘情,彼此吸引。

...

但男生太自卑了,這些年他把自己困在黑夜的角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不願再度被抛棄,所以本能地想要抗拒所有外來的一切,包括感情。

就像顧城在《避免》中寫的: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在煙花綻放的海岸邊,面對熾熱的、勇敢的葉濛,李靳嶼終是沒有發出那句想要說給她的話。

此時此刻,故事裡正值大年夜,萬家燈火,李靳嶼孤獨地背對着我們,在按住的語音鍵左滑轉向取消的那刻,他的淚水溢到了我的心上。

彈幕上皆是憤慨,為葉濛打抱不平,指責李靳嶼的軟弱。

但我的内心隻有心疼和難過。

...

平行世界的他,終于等到那縷陽光,他該有多不舍放手呀。

可葉濛真的太美好了,他隻是生活在黑夜中微不足道的小塵埃呀,而她,也隻是誤闖進這個錯誤世界的一束光而已。

他怎麼配得?

她又怎麼能留下?

可萬一,她真為自己留在這世界可怎麼辦,他怎麼能這麼自私地把這麼美好的人留在自己的黑夜裡呢?

所以他糾結、忐忑、不安、懊惱、自責、痛苦。

最終,他還是決定放手。

可他忘了,葉濛不隻是一小束光,而是光芒萬丈的小太陽呀。

02.光芒萬丈的她

葉濛是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她性格爽朗大度、敢愛敢恨,無所畏懼。

在她身上,可以感受到被愛的小孩所擁有的自信與陽光。她們肆意生長,無畏規則,愛自己,也愛這個世界。

她與李靳嶼本是完完全全兩個世界的人,但命運卻讓這兩個天差地别的靈魂相遇并相互吸引。

...

她坦蕩又熾熱,從不回避自己的感情,願為愛勇當沖鋒的戰士;

她堅定又勇敢,提前籌謀,時刻維護自己愛人,關鍵時刻也能保持頭腦冷靜,拿到證據反擊壞人;

她溫暖又細膩,永遠可以感知對方的脆弱,用強大的内心護佑他曾經的傷口,将他一點點帶離黑暗。

在那些細小的片段裡,你可以看到她不經意與他對視時的炯炯目光、為他擦拭傷口時的心疼與不安、跑向他時的幸福與甜蜜、靠在他肩膀時的滿足與快樂。

...

她濃烈的愛意展現在每個向李靳嶼宇奔赴而去的行迹裡。

她說:這個世界對你并無惡意。

她說:我有多愛你,這世界就有多愛你。

03. 完整的“拼圖”

書中曾經用這樣一句話形容愛情:

每個人生來都隻有一半,是為了尋找另一半而行走在人世間。

李靳嶼家的牆上一直挂着一張少了一塊的黑色拼圖,那塊拼圖被他做成項鍊送給了葉濛。

他一直覺得,在遇見葉濛之前,他是不完整的,就像那張缺了一塊的拼圖。而葉濛的出現不僅完整了他的人生,還将他的世界從黑色變為斑斓。

...

這部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堅定不移的愛,可以沖破層層霧霾。

并不是所有人都生來幸運,擁有幸福的童年和坦途的人生。

但無論你身處何種境地,都請相信陽光、相信愛,這世界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意。

永遠會有一個人,站在光亮裡,願意用全部的愛意溫暖你。

——8.10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