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放映/ 很喜歡前半段尤其是開頭——大哥給我個面子、小豬妖考三次大王洞落榜、見不到的二舅… 喜劇與悲情結合的特别好,從文學性上來說,浪浪山清楚的講明白了一個五段式故事,台詞和立意還有一些突破,人物設定也很可愛。

西遊記全書都是以四人為中心叙事,并且套路化的大段的重複。浪浪山打動人的是它的颠覆,人是醜惡的,妖是可愛的。我也不是孫悟空,我隻是我而已。即使我們拼盡一生努力也會被孫悟空毫不費力的一棒子打死,以及我們永遠見不到的如來。

後半段自然的落俗了,每一步都是公式,為了營造五段式最後低谷和高潮,讓小人物也有春天,設計了一個不符合條件的無敵大招,解救了小孩子。導演自己肯定也清楚這一點,但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做出的犧牲是應該包容的。就像回春丹的鮮花一樣,接下來每一個和弦走向我都知道,但就是莫名的想哭啊。

動畫學院有今天的成就一個是脫離了美術系,一個是引入了文學系的老師,因為有文學作為底子,就懂得如何叙事,如何将一個簡單的故事打動人,形式自然的随之而來。

如今動畫人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是偶有烏雲遮目但能看到光明的,以哪吒的成功為标志。而傳統電影看不到那一絲絲光芒,特别是很多不願面對新時代,活在過去并趕上時代紅利的老人們隻能嘴上說着電影不會滅亡,但是自己做不出任何的價值,做不了任何的改變,最終也隻能淪為一隻浪浪山的小妖怪,不過是不那麼可愛的那種。畢竟它們不害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