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以生命落款的圓滿之夢。

...

我覺得赴山海就是肖明明臨死前做的一場大夢,夢裡人走了,夢醒了,他也走了。

在我看來赴山海的結局,是将“遺憾”與“圓滿”揉碎後重新編織的細膩篇章,讓每個角色的落幕都帶着沉甸甸的價值感。

肖明明的結局,是一場以生命為底色的夢,他和李楠一起被電擊,受到重創,李楠沒搶救過來,早他幾天走了,這預示着肖明明的狀況也不會太好,如果以“夢盡人去”收尾,既貼合劇情邏輯,更讓他在現實中阻止機密洩露的英雄壯舉,與夢裡蕭秋水的“戰死”有更深的羁絆——這份遺憾裡藏着宿命的周全。

李沉舟的一生,是“飛鴻踏雪”的俠義注腳。他從不困于世人評價,隻以家國為念、外敵為敵,從被删減的片段來看,他該做的都做了,他把希望寄托于蕭秋水這個年輕人身上,既是托付也是傳承。最後和趙師容生同衾,死同穴,沉舟夫妻為大熙江山燃盡自己,悲壯卻無憾。
可我偏偏忍不住唏噓,他本有更多可能書寫傳奇,這份“未竟”,反倒讓這個角色更加戳人心,可惜沉舟在劇裡的故事太少了,如有可能,希望單開一篇。

蕭秋水這短暫的一生,是一場“造俠”的修行,也是造夢的過程,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一代大俠,救吳将軍、破北荒陰謀、守邊關國土,他不僅圓了自己的夢,更重塑了“俠義”二字的重量。

最後那個背琴的白衣少年,早已不是他一人——那是俠義精神的化身,江湖裡永遠會有新的傳奇,可能是你我,也可能是下一代,讓這份熱血永遠有了延續的可能。

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
有的人雖然生命很短暫,但是他活的很精彩,很有價值。

蕭秋水的離去讓觀衆很難過,可細想一下便知,他這一生有人愛、有人懂,有這麼多人信任他、幫助他,有同伴陪他造夢、陪他去拼一個希望,這樣的人生,夫複何求?

此處cut一下李蓮花,這個江湖沒有一個人真的懂他,所以才讓人始終意難平。

或許正是這份對比,更襯得《赴山海》裡的“圓滿”,是多麼珍貴的溫柔。

赴山海所要表達的主旨就是俠義精神,那麼,何為俠?

愛護家人,是為俠;幫助他人,是為俠;保家衛國,是為俠;俠沒有大小之分,也并非簡單的“打抱不平”,更包含對規則的補充和對情義的堅守,以個人之力行正義之事,在規則無法覆蓋的地方,為弱者撐腰、為道義發聲。

他們未必有高強的武功,卻一定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底線——不為私利折腰,願為素不相識者挺身而出,從古代替民申冤的義士,到如今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本質都是對“俠”的诠釋。

蕭秋水曾說:俠為義,是明知不可為但義所為之,以己之力鋤強扶弱者,即為俠,而令千萬俠客貫徹大義者,當為大俠。

說到底,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所以這份結局裡的遺憾,從不是悲傷,而是對俠義精神最好的诠釋,是對每個角色最好的緻敬。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其存在的時間長短,而在于個體如何賦予其深度和價值。

最後想用成毅老師收官文裡的一段話來結尾:

故事的最後,是因為喜歡這部劇的你們的每一道目光,延續了江湖裡的傳奇。

若将來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你我都能記得蕭秋水奮起反抗的勇氣和肖明明不怕從頭再來的決心。

劍斷而鑄,花敗自開,毀身銷骨,不過重來。

我們下一個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