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是我也不會選擇黎小軍。

我曾遇到一個像黎小軍那樣的人,長得也像,對你又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雙手奉在你的眼前,即使那個時候我們才認識兩個星期,也許是愛情的熱烈已經可以把人燒成灰燼。

他的愛很單純,但他的生活也一樣安穩,他追尋的是一種細水流長的生活,擁有一個不必很大的房子,每天做好吃的食物,兩個人或一個家庭,很自然而然的走過一生。

但我不是,就像可以無數次和李翹感同身受,從十八歲開始,無數次拉着沉重的行李箱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坐在火車中的時候,并不像電影裡演繹的那樣無感知的睡着,而是有一段心情複雜的時光,既有憧憬又有恐懼,我知道我将面臨一個全新的所不熟悉的世界。當你經曆一千次這樣的時候,再坐在火車上看着不斷向後退的窗外,心裡隻有疲憊和麻木。

每去一座城市,我的想法隻有一個,在這裡立足并且拿到我想要的,其他所有發生的事情,都隻是我earn my life途中的消遣和錦上添花。我不會排斥和拒絕這種發生,甚至當你身在異鄉身心俱疲的時候,是真心渴望那些擁抱和穩定的照顧。你會對周圍的一切變得驕矜,你特别渴望與别人肌膚相親,你渴望他為你做一切,會不自覺的想依賴别人,甚至于越陷越深。但即使如此,離開的時候也一定不會有維持的想法和猶豫的選擇。因為當你生活一團糟的時候,你隻會想着怎樣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而不是還沉溺于愛情。

但就像電影裡李翹在欠下高利貸的時候,小軍送了她和未婚妻一樣的金手鍊,那個一直試圖合理化正常化不用特意處理的關系終于也随着其他的一切崩塌了。李翹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崩塌和混亂,我非常動容她在過那個紅綠燈的時候崩潰的樣子:我的生活一團糟,我甚至都不知道明天我要做什麼,你送了和你的老婆一樣的手鍊,你把我當什麼?我們隻是朋友。

第一次,攀爬的心面對苦心經營的一切不再起作用了,她沒有向男主要答案,而是問自己,她知道她總能想到辦法,就像她一直以來做的那樣。隻要不沉湎于黎小軍的安慰裡。

一直以來,我不願意沉溺于愛情,就是怕會變得軟弱。如果隻有我一個人我可以去到我想去的任何地方,即使我失敗了很多次,但我有很強的心力和求生欲,我可以抓住水草爬上水面,繼續追尋我想要的生活。我就是這樣,不停地在生活裡掙紮的人。

但是這個時候,你告訴我出現了一個人,他溫暖單純,可以愛護你,在你疲憊的時候給予安慰,天冷的時候幫你暖手,餓了會做好吃的餃子填飽肚子….但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我自己也可以照顧自己填飽肚子,我們的理想奔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我停止了遊動,我就會依賴他,鳍會退化,沉在水底,隻能透過無限反射的水看到那一點陽光——我理想的生活。

所以我太理解李翹每一次的退縮,她沒有一次選擇了黎小軍。我當然會很難離開他,但當我要做出跟他留在那個地方過着相夫教子柴米油鹽的生活的那個選擇的時候,我就好窒息。

有的人注定是無盡的流浪和漂泊,他們追尋那種不确定的生活,從而獲得生命的活力,不管那是不是對平靜生活的一種過敏反應。

也許我就是那種人,李翹也是,所以我們頭也不回地走了。

再說豹哥,像李翹這樣的女生,她一定更加欣賞豹哥身上所具有的品質,因為渴望變成強者的人會天生慕強。黎小軍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質,但好像都沒有什麼實際用處(雖然最後也許單純赤誠這些也會變成稀缺資源)。豹哥是一個真正的摸爬滾打出來的人,他懂李翹的野心和欲望,也懂李翹的糾結和道德負擔,他早已走在她的前面曆盡了千帆,看過了無數的人心和罪惡。如果說李翹愛豹哥,倒不如說她想成為豹哥,隻有那樣她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因為任何情況處變不驚是一種永恒的能力,所以她最終選擇了豹哥,如果豹哥不死,她可能一直會這樣下去。

但是最終,李翹和黎小軍兩個不同理想的人,經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最終殊途同歸。

但其實可以解釋,因為黎小軍沒有留在原地繼續過着懦弱的相夫教子的生活,他遠赴重洋去了美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冒險,是李翹化的一部分。

而李翹在獨身一人無數次的被打下又站起來的循環中也會感到漂泊的痛苦,她真正想找一座穩定的小島,因為閱盡千帆還是會累的。這是黎小軍化的一部分。

當兩個人在歲月的長河中不知不覺地走向了彼此的中點,一切都充滿了宿命的強大力量。隻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能真正的在一起,過去的任何一次分别和重逢都不行。就像多年前李翹即将被遣送回國在路邊沒有追上黎小軍的那個時候——那是最好的安排,但凡他們再次相遇也隻是會重複過去的一切,一個沒有折騰累,一個仍然想安穩。

這個結局,已經是對于李翹這樣倔強的頑強生命力的女生最好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