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身在職場的人,總會被“平衡工作和家庭”這樣的問題所圍繞,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有時候就是很難兩全,事業有成的人身後一定有一個默默付出的人。
電視劇《我們的婚姻》中,董思佳是一個叱咤風雲的女強人,是金融公司的女高管,平時工作繁忙,雖然已婚已育,但卻是一個全勤媽媽,從來沒有因為孩子的事在公司請過假。
董思佳在事業上的成就可以說是通過犧牲家庭換來的,這自然離不開她的丈夫李宇文。李宇文是一個全職爸爸,在家照顧兒子7年了。李宇文并不是一無是處才當全職爸爸的,他也是高級知識分子,是曆史學碩士,為人溫文儒雅,他是為了家庭才犧牲自己的。

李宇文在照顧兒子的7年間,并沒有放棄自己,随時都拿着書本看書,保持自我提升的狀态。随着兒子逐漸長大,可以送到幼兒園了,李宇文可以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了,他萌生了出去工作的想法。
李宇文想要工作的念頭引起了董思佳的深思,他們雙方為此産生了一些摩擦,雙方的關系暗藏了危機。這一切都源于他們工作理念的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建議先關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李宇文由于收入比董思佳低,成為全職爸爸
董思佳是搞投資工作的,對于金錢非常敏感,所以通過以金錢來衡量價值高低。李宇文是搞曆史的,注重人文和經典,重視工作給人帶來的精神價值。
李宇文和董思佳婚後有了兒子,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需要他們自己解決帶孩子的問題。董思佳做投資工作,收入高;李宇文在出版社做曆史類書籍的出版工作,收入不太高。
董思佳認為請保姆很貴,而且帶孩子也不用心,不如收入低的李宇文辭職在家帶孩子,從經濟角度來考慮,更劃算。所以,李宇文覺得也有些道理,為了兒子的成長,他就成了全職爸爸。

工作的價值高低不是以收入高低來衡量的,每一份職業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有的工作的目的是提升經濟的,提供的是經濟價值;有的工作的目的是傳承經典的,提供的是精神價值。
不管身處什麼時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必須的,需要不同的專業人才去從事相應的職業,人生不是被物化的。

02 董思佳因為工作編制問題,拒絕李宇文回歸職場
李宇文雖然在家照顧兒子7年了,但是他并沒有放下自己的專業,他一直利用照顧兒子的間隙看書鑽研。李宇文的導師有一個新課題要研究,由于課題研究缺人手,李宇文的專業水平又強,所以導師邀請李宇文一起參加。

董思佳原本是不太願意讓李宇文出去工作的,但她聽說這個新課題是屬于史志辦的,而史志辦是事業單位,如果能進編制,那也算很有面子,所以沒有阻攔李宇文加入課題組。
董思佳為了編制的事,特别請李宇文的導師吃飯,想請導師幫忙給李宇文申請編制。然而,李宇文的年齡偏大,不符合申請編制的要求,縱然導師很看重李宇文的專業能力,也沒有辦法。
董思佳看到李宇文進史志辦編制的事沒戲了,立刻轉變了态度,不同意李宇文再幫導師研究課題了。而李宇文參加課題研究并不為名,也不為利,單純就是喜歡這個研究方向,他們之間産生了矛盾。

真正有價值的工作是為自己做的,不是為了面子。面子是給别人看的,而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否能在工作中做出成就,靠的是對工作的熱情,隻有真正喜歡才能迸發熱情。

03 董思佳同意李宇文工作,為他謀了份高薪工作
董思佳雖然拒絕了李宇文為導師的課題工作,但是卻澆滅不掉李宇文想要外出工作的心。兒子長大了,可以送到幼兒園了,李宇文不用全天候地照顧兒子了,董思佳如果一再堅持不讓李宇文外出工作,也有點說不過去了。
董思佳是投資公司的高薪,年薪百萬,她從來沒有在公司提起過李宇文,因為她不想别人知道李宇文是全職爸爸。所以,如果李宇文外出工作,她希望李宇文的工作是有身份的,要麼有地位,要麼就是收入高。

董思佳動用自己在投資圈的人脈關系,為李宇文在一家新媒體公司謀了一份高薪工作——文學總監。從表明看,這份工作和李宇文的專業對口,是寫曆史類文章的公衆号,但實際上這類文章并不是研究曆史的,而是用曆史打擦邊球,内容就為了博取點擊量。
李宇文到新崗位工作以後,非常不适應,因為新工作的價值觀完全和他背道而馳,李宇文無法在這份工作中發揮自己的才華,反而還會埋沒他的才華。李宇文因為新工作的理念和董思佳的矛盾進一步惡化,李宇文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

這個時代是豐富多彩的,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同群體的價值觀和喜好完全不同。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在選擇工作時,選擇具有相同價值觀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相同認知的人在一起工作才能互相成就,共同創造新價值。
-END-
帶你發現更多美好,分享經驗,為你賦能,歡迎關注
注:以上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