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到底是要教什麼?

我相信,大部分女生接受的性教育大多停留在中學時期生物課上的一些有關生殖系統的基本知識,有的生物老師甚至會直接跳過這一單元。或者,更多的,就是一次全部女生聚在一起共同開的一個關于月經的秘密會議。 我們有多少人真正查閱過,明白過,性教育到底是要教什麼?

在劇中,連女生自己都不太清楚經常被提及的“處女膜”位于何處,甚至連女性的生殖系統解剖圖的正反都認不清楚。

就算是思想較為開放的西方也出現了此類情況,也可見全世界對性教育的不重視。那我們口口聲聲的“性教育”到底是什麼?

聯合國将CSE(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定義為:“基于課程的過程,對性行為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方面進行教學和學習。它旨在使兒童和青年人具備知識、技能、态度和價值觀,使他們有能力實現他們的健康、福祉和尊嚴;發展相互尊重的社會、和諧的性關系;考慮他們的選擇如何影響他們自己的福祉和他人的福祉。”

從這個大綱可見,性教育不僅僅是生理知識的傳授,本質上更是涉及了心理、倫理和法律等各方面。 所以,請不要被“性愛自修室”這個劇名給吓到了。這部劇不僅僅是涉及到了關于性的問題,還有性所延展的各類問題。

比如意外懷孕、性傳播感染之類的生理方面的問題;再如性帶來的心理層面的問題——不适和渴望;還有性帶來的法律問題,性同意、非法傳播他人隐私照片、性别的歧視和暴力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确确實實在社會中存在,而我又不給予重視和回應。那性教育何時才能真正地普及呢? 《性愛自修室》裡反常的設定 這部劇用了很多有趣的事例去證實“性教育有多缺乏”。

男主Otis設定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與我們完全不同的——Otis的媽媽Jean是一位性愛與感情治療師。可這并不意味着Otis在性問題上是健康的。相反otis掌握了很大理論上的知識。

卻因為Jean過早的性教育——直言不諱和粗暴的言語,而對性産生了畏懼感。作為一位要研究多層面的治療師,jean很擅長觀察他人,這包括了他的兒子。jean會時不時地去觀察兒子的房間以此來獲知他在青春期的變化。

但這也讓正值青春期的otis産生了煩厭感。他指責母親不注重邊界感。在他的想法中,可能認為長大後的自己可以自行解決性問題,不加以任何輔導。于是,他想要自修性教育。這部劇便由此開始了。

...

即便是有豐富教育經驗的母親,并且給足了談話和傾訴的空間,Otics仍舊選擇回避。而反觀我們的現實,我們避而不談或是羞于表達,那我們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性”為什麼那麼難以啟齒?

在第一集中,Adam與Otis成立了學習小組,需要在Otis的家中完成作業。otis卻礙于向adam表明母親是性愛治療師這個身份。包括在後面的劇情中,存在性問題的同學礙于面子不願意吐露自己的病情,甚至不願意去接受治療。

為什麼我們這一代就如此敏感? 茨威格在《昨日世界》中也解釋了這個現象。他說,我們的恐懼來自于時代的不确定性。

“我們所處的時代,大不相同,這是一個兼收并蓄的時代,一個人們早已不再相信有魔鬼也不太相信有上帝的時代,人們已經沒有任何勇氣再去實行這些極端的禁規。

“然而,‘性’還是被當成一種不受管束,因而會帶來幹擾的因素,人們無法将其納入這個時代的倫理範疇之内,不允許它得見天日,因為任何自由的、婚姻以外的愛情都有悖于市民階層的‘體統’。” “在這種糾結中,人們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個時代的道德雖然沒有禁止年輕人去實現自己的情欲願望,卻要求他們采取隐而不宣的做法。既然無法将‘性’從這個世界上鏟除,至少不要讓它大肆張揚,以免傷風敗俗。”

“于是,一種不必明言的默契就出現了: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或者在公共場合,人們都不許談這一令人懊惱的複雜問題,以免讓人想到‘性’的存在。”

...

...

“這種所謂的‘社會道德’,一方面私下認可‘性’的存在及其自然而然的進程,另外一方面又一定要在公開場合諱莫如深。” “自從有了弗洛伊德的學說以後,我們就清楚地知道:試圖将本能驅動從意識當中壓制下去的人,并不能因此将其消除,而是危險地将其推到潛意識當中。” “我們從覺醒的第一天開始就本能地感覺到:這個社會力圖通過對“性”保持緘默和遮掩這種不誠實的道德剝奪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本該有權利得到的東西,為維護一個早已變得與現實脫鈎的社會原則來犧牲我們想坦誠生活的意願。”
寫在後面

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這篇文章的意義或者用處在哪裡。在第三季的第七集給了我一個答案。

“因為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學校需要安全的地方,讓學生就這些可能會很尴尬的問題提問。在這裡,無需感到羞恥或恐懼。”
“許多羞恥來自于老套的觀念。很可悲,學校教會了許多人為自己的身份認同和身體而感到羞恥。這個循環今天仍在繼續。”

“但是世界正在改變。而且年輕人也已經受夠了。”

“所以,如果你也認同溝通和共情比沉默和羞恥更好。那就和我們一起,讓你的學校有所改變。”

當然,這所學校的投資方也在這次學生的鬧騰之後撤資了。學生們必須自己找學校去完成高中的學業。

但,這不就是我們嗎?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觀念而執着,這又有什麼不可?